2009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9年校友文萃 >

读 书 随 笔---------------张时贤(福州)高四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9-01-21  【字体:

读 书 随 笔
——读《团团转集》的点滴体会
张时贤 (福州)  高四组2班 


黄种生著

    原《福建日报》总编黄种生学友将其大作《团团转集》(上、下)亲笔题赠给我,足见校友情深。专著洋洋四十多万字,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何少川同志在序言中对该书作了精辟的评述,令人再不敢妄加评论。然而笔者拜读后扩大了眼界,増长了知识,受益匪浅。故不揣学浅才疏,愿把个别文章读后得到的一些启迪,记录下來,聊以自勉并与校友们交流。

    一、孝心

    在《我帶父亲去洗脚》、《看母亲梳头》和《人月双圆贺婚龄—记双亲‘白金婚’庆》诸文,单从标题上就可看出作者对父母亲的一片孝心。

    作者83岁高龄的父亲从乡下來福州,他“突发奇想,帶父亲去洗脚” 。辛劳一生的父亲“让别人帮他洗脚,这还是平生第一回。” “小姐完成每一道工序,用毛巾为父亲擦干双脚,父亲大概也感觉脚已经洗好了,就睁开眼睛坐了起來,脸上露出了怪异的笑容。” “当父亲回乡向母亲绘声绘色地讲述他的‘榕城洗脚记’,说的母亲一手掩着嘴笑不出声,一手伸出食指连连点着父亲的额头,似乎在笑骂自己的老伴:你这个‘老风流’!” “看着两位80多岁的父母其乐融融的情景,心想那晚花的钱真值得。”

    1998年作者春节回家探亲,见邻居一老太太给母亲梳头,他仔细观察,“忽然惊喜地发现,母亲头上从后脑勺开始,一层一层往上长出了密密匝匝的黑发,居然可以挽成拳头大的髻子。我高兴得大声叫起來:‘阿母,你头上长出黒发来啦!’。两位老人家脸上展现出慈祥的笑容,显得很平静。我却像小孩一样大呼小叫,把这一喜讯告泝妻子、儿子、媳妇,又把小孙女招到母亲眼前,拉着她的小手摸着母亲的头发说,你看,‘阿太’头上长出黒头发啦!”

    2001年10月1日,国庆又逢中秋,也是作者双亲结婚70周年的纪念年,“这既是家族值得自豪的大事,也是太平盛世喜事。”因此他决定“为双亲举行‘白金婚’庆” 。“我和亲人们一说,大家无不欢欣雀跃,拍手赞成。” “晨光初露,双亲在亲人们的簇拥下,端坐在寿图前的藤椅上,双亲的子侄辈,儿女、儿媳、孙媳、曾孙女,举香列队,魚贯而进,一一向双亲致礼祝贺,敬献礼品。这时,红烛高烧,礼炮声响,双亲神情激动、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为此,作者为双亲成功举办“白金婚庆” 賦诗:“人月双园,家国同庆;太平盛世,其乐融融。”

     我之所以大篇幅地引用作者的话,是由于他是那么细心入微地透过日常琐事观察父母的各种神情,对他们的内心世界刻画得维妙维肖,字里行间,每个字都渗透着对父母的一片孝心,读后让你不能不被他这个已近古稀之年的高级学者的一片孝心所深深感染。

    我更是感慨万分,既羡慕又妒忌。我自幼丧父,回国后兄弟妹各奔东西,母亲孤身一人留在农村。1963年母亲与我团聚,当时我出來工作不久,收入少,没能力很好地孝敬老人;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我因是归国侨生,处境不好,又被下放到农村。尽管母亲帮我照料小孩,生活清贫,她却毫无怨言。遗憾的是,1971年,年仅59岁的她就离我们而去。当我经济条件好转,能像种生同志一样孝敬父母,享受一家人天伦之乐时,却不能如愿了,这是我终身的憾事……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孝道更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但是,子女要孝敬父母,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是天经地义之事。虽然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但是,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因此,任何虐待父母的大逆不道的行为应受到严厉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有丰厚的成绩

    二、自责

    在“脾气最坏的总编辑”和“妻子的唠叨是首歌” 这两篇文章中,作者敢于自我解剖,进行自责,作为一个厅级单位的领导和一家之长,是难能可贵的。

    “在三讲教育活动中,有的同志说我脾气急,易激动,乱骂人,有时批评人语气过重……恐怕是20年来总编辑中最难接触的。”“话虽然重些,但基本符合事实。”随后,作者联系工作实际,作了自我批评,真诚地说:“尽管不少受我批评的同志并没有因此而怨恨我、疏远我,而是理解我、原谅我,有的感情反而靠得更近” ,“回首往事,我也常常为自己一句话造成那么大的压力而感到不安和自责。”

    “我覚得,妻子之所以爱唠叨,大半是因为丈夫偷懒,妻子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务,过于劳累,难免抱怨。我就是一个不大干家务亊,爱偷懒的人。”而且,作者妻子唠叨的內容并非局限于家庭事务,还包括丈夫工作中做得不尽人意的事情。“有时,凊夜静思,想起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我不能不承认,妻子唠叨是首歌。尽管这歌有时有悖宫商角徽羽,五音不全,听起來刺耳,令人心烦,但是,如能耐着性子、硬着头皮听听,并能辨识五音,似乎也不无裨益。”

    针对自己工作中和生活中不尽人意之处进行自责,就是一种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两者不可偏废。但一般来说,自我批评的作风不培育起来,对自己的错误、弱点不承认、想方设法回避之,不愿接受批评、甚至抵制批评的人,显然不能很好培育批评作风。那些只善于及热衷于批评别人,而不会、不善于自责的人,他的批评作风肯定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在某种意义可以说,自我批评的作风培育起来,正确的批评作风才能培育起来,在培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中,应把培育自我批评的作风放在首位。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带头进行自我批评,不仅可以活跃民主气氛,密切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有利于克服领导者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的滋生,对加強党的建设和建立和谐社会是非常必要的。

    三、揭短

    “在‘揭短’二则” 一文中,作者以曹操怒斥益州别驾张松“竖儒怎敢揭吾短处” 而使张松转而投靠刘备,为刘备收川提供了很大方便和诸葛亮揭中蜀将王朗痛处而令其气绝身亡两例,说明“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应护短,更不应怕揭短。”文中还指出揭短也要根据对象采用不同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读后,我想起另一个同样的故事: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常常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根本听不进,虽然当场不情愿地认错,随后却派人暗杀了赵盾。于是人们奋起反抗,赵穿将穷凶极恶的晋灵公杀死。晋灵公因被揭短而杀害忠臣导致自己被杀与曹操怒斥张松揭短而迫走忠良,王朗因短处被揭而气绝身亡的历史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能清醒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是最明智最难能可贵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圣贤也会有过啊!曾看过一首诗:有一种勇气叫坚强  有一种勇气叫快乐  有一种勇气叫宽容  有一种勇气叫忍耐  有一种更特殊的勇气 她叫—认错。

    我想,如果毎个人都借历史这面镜子严格要求自己,不怕揭短,勇敢认错,改正缺点,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2009年1月12日于福州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