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MADE IN CHINA---------张时贤(福州)高四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8-06-30 【字体:
大 中 小】
也谈MADE IN CHINA 张时贤(福州)高四组二班
著名作家叶永烈在《我眼中的美国》一文中,专门用一节的篇幅叙述了美国“无处不在的‘MAKE IN CHINA’” 。 他说,无论在美国的大型超级市场或跳蚤市场乃至迪斯尼乐园和好莱坞,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一个内在规律:凡玩具,十有七八是中国货;服装和鞋帽之类纺织品,很多是中国货;皮鞋、皮包和皮茄克,不少来自中国;小家电,诸如电话机和手电筒,常可见到“MADE IN CHINA”字样。中国的食品,也大量涌入美国。而且来自中国的商品,渐渐摆脱了“土气”,越来越“洋气”,也越来越受美国人欢迎。而今,中国大陆货正冲出小商品的藩篱,走向大件,走向高技术和高档次。
诚然,“MADE IN CHINA”早已成长为全球商业生态圈中最为茂盛的商品“森林”。俗语说:“不往森林里运木头。”一般人出国旅游,买东西时总要留神是不是“MADE IN CHINA” 。因为倘若在国外买中国货带回国内,岂不是不远千里或万里往森林运木头!何况它的价格一般也会比国内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我就曾自觉自愿做了一回不远千里往森林运木头的脚夫。
去年清明节,我重回出生地马来西亚拜祭父亲及岳父母时,曾参观了该地的一些商场,从家乐福大型超市到跳蚤市场,随处可见大量标示“MADE IN CHINA”的商品,与叶永烈先生在美国所见略同,一种久违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影响了我的购物选择。
当时正值四月初,我从春雨绵绵的福州出发时身穿长衣长裤,一到酷热难耐的马来西亚,我便后悔自己没有携带合适的夏装。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大马定居的同窗好友詹君陪我到跳蚤市场选购,走了几个摊位,所看到的大部分商品都有“MAKE IN CHINA” 的字样。极少逛商场的詹君不解地问老板:“为什么都是中国产品?”老板说:“大陆商品价亷物美,已取代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产品,你不买中国货还有什么好买?”好友有些不悦,担心我“往森林运木头”,而我却不以为然,就凭老板这两句话,虽然价格贵些,我还是高兴地买了两条短裤。这固然有避暑的需要,但是却从侧面反映我国对外开放正往广度和深度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在劳动力价格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帮助国內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有力驳斥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炮制的“中国威胁论”, 我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为之高兴,更为自已是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有此心情,吃点亏,当回脚夫又有何妨!
另一方面,我也为近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升值,导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而忧虑。不过,根据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里卡多•豪斯曼教授的“猴子理论”,目前的危机也许正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升级换代的转机。在豪斯曼教授的研究中,把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比喻成一只只待在树上的猴子,而猴子所待的树就是这个国家生产这种产品的竞争优势。他通过大量的计量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拥有许多的树和猴子,而且还有许多正在成长的新树,让这些猴子可以非常容易地跳到生长环境更好的树上,也就是说中国的出口商品可以很容易地完成升级换代,从附加值较低的服装、鞋帽和玩具逐步转移到机电、化工和其它高科技产品上。
我认为在这个转移过程中,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工业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高增长的发展新路。在这方面,哈佛商学院企业历史荣誉退休教授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的力作《规模与范围》,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这部经典著作中,钱德勒教授从全球考察管理资本主义的开始和发展,侧重于三个主要工业国管理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即美国的竞争性管理资本主义、英国的个人管理资本主义和德国的合作管理资本主义。所谓管理资本主义制度就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管理制度。由于扩大了的企业所需的大规模投资和系统业务的复杂性,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对经营业务、雇用员工、产出和未来业务资源的分配等作出决策,这种制度和管理人员就为经济持续增长和改造提供中心动力。根据钱德勒教授的研究,在工业化的早期和中期,那些采用管理资本主义基本点制度的现代企业,在改造西方经济中起了最根本的作用,曾经是农村的、农业的、商业的企业的,变成了工业、城市企业,而这种改造给人类历史带来了最迅速的经济增长。处于这种改造中心的是美国、英国、德国,在20世纪上半叶,所有这三个国家各自的工业都产生了比农业或服务业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对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当代中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因为当代中国除了面临农业人口大量剩余所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历史难境,现在又加上大量未能充分就业的历届大学毕业生,只有大力发展大规模的现代工业企业,既能大量吸纳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多余劳动力,把他们培养成有现代观念的普通劳动者,又能大量吸纳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让他们成长为不断创新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促进企业成长和经济增长,使无处不在的“MADE IN CHINA”,制造一个无往不胜的中国。
退休教师 张时贤
|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