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赋------------------洪高松 国光中学教师/高中76届【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8-02-02 【字体:
大 中 小】
芙 蓉 镇 赋 洪高松 国光中学教师/高中76届
芙蓉古地,乃梅山之雅称,盖南安之文化名镇,东溪之富饶胜地也。山不高而秀妍,水长流且清澈。梅峰屏之南,凤髻耸于北,明心东拱成笔架,鹅山西峙似鹅冠。览群山若环抱,瞰古镇如宝盆。
看今日之名镇,乃昨日之山村。问谁家之丹青,妙笔作画图?
山青青而逶迤,林葱葱其畅茂。晓望梅峰,烟斜雾横,南屏如黛;夕照鹅山,层林尽染,鹅冠丹红。春夏来临,山花烂漫,绿茶飘香;柑柚雨绿,杨梅珠红;秋冬时节,龙眼串串,橙橘累累。飞禽鸣其山幽,走兽乐其息游。
芦溪若带,轻盈淡荡。汇百川而南来,亘盆地而东去。沃广袤之田野,泽两岸之庄园。源发五台之巅,水衍东溪之流。折九曲之迂回,泻千里于大海。淙淙潺潺,翩翩绵绵,或奔放而莫御,或纡徐以夷延。
芙蓉桥飞跨东西,如蛟龙出水;观景亭对峙桥头,似雄鹰展翼。西滨山寨,石壁深潭,古榕参天;蓉中村舍,厂厦高楼,瓦碧砖红;东岸书院,傍水依山,古色古香;国专黉宫,鳞次栉比,层层叠叠。
风景这边独好——忆往日,恰同学少年,或登高而揽胜,尽目放怀天地间;或凭楼以观景,碧水青山野外春;或入座以赏读,花树当窗传暗香;或松亭以小憩,偃仰啸歌清秋月;或溪边以信步,沙洲寻螺觅彩石,或暑夏以游泳,戏水捉鱼尽兴归;或桥亭以纳凉,晚风吹送入梦乡。
若春寒料峭,细雨蒙蒙。夹堤苇竹,绿影含烟。两岸原野,万顷溟濛。忽雨过天晴,溪跨彩虹,雾罩山川。桃花带雨,柳树婆娑。远山与青天互映,近水和白云相亲。时和气清,阳光明媚。溪流渐暖,点点鸭寒。水出芙蓉,鱼戏浅底。晓雀昏鸦,声噪羊山之寨;晨晖夕照,霞染芙蓉之桥。其产生笋竹器,笤帚苇席;岁阅鸟兽鱼鳖,渔樵之备。
或漫步于乡间小路,常赤足于阡陌溪流;几片蓑衣映野田,一行白鹭上青天。田园肥沃,庄稼郁茂。青畴绿野,牛羊哞哞。杜鹃时鸣荡里,家燕比翼春风。丰收时节,桑麻比其青,五谷送其香,麦浪滚滚,稻谷滔滔。田园若锦绣,风景如画中!
当暮云将合,夕景渐昏;村舍暧暧,月色朦胧。隐隐炊烟笑语,悠悠短笛牧歌;渔舟唱晚,乡情浓浓。行之则肺腑清洁;游之则意兴昂扬。
徜徉于光前大道,流光溢彩,琳琅满目;街市繁华,熙来攘往。或商或贸、或娱或乐、赏心悦目。国专礼堂,庄严典雅;体育广场,结彩张灯——或佳节庆典,或隆重集会。时闻管弦之悦耳,常观歌舞之怡然。乡民受陶冶,童叟得教化。此景何其壮也,煌煌乎叹为美哉!此情何其快也,融融乎信为乐哉!老人协会,棋琴书画,平添乐趣;吹拉弹唱,倍增精神。品本地之香茗,谈养生之真经。幼儿园医院,亦配套齐全。
信步于国光学苑,硕果累累,桃李芬芳。伫立于新华楼前,黉宫巍巍,金壁辉煌。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莘莘学子济济一堂。图书馆,藏书万卷;艺术馆,歌声嘹亮。绿茵场,虎跃龙腾;教学楼,书声琅琅。迎黎明之钟声,作晨练于曦光。教学相长,青胜于蓝;争学业之优异,作社会之栋梁。国光儿女,志在四方!
地灵人杰,锺萃于焉。余因父母谋生于斯,自幼生长于斯,学村是余摇篮;余任教于国光学苑,学苑亦余母校。家乡已成故乡,他乡遂作家乡。日耕耘于校园,时徜徉于街衢,或游览于山水。惊沧桑之巨变,仰镇容之壮观,感慨于万千,能不有咏乎?
杰出爱国侨领,留洋博士——李光前先生,功高于匡世济民,德崇于爱国爱乡。先生之哲嗣,克绍箕裘,继承光大,重兴学村。梓桑蒙其恩惠,黉宫焕然一新。星移斗转,人烟阜盛;昔日之穷乡僻壤,今朝之富饶乡镇。
瞻仰先生之故居,伫立铜像之跟前——壮哉伟业,美哉学村!嗟夫!微先生之德,曷足以表芙蓉镇之胜,微芙蓉镇之华,曷足以纪先生之功。感圣德而记咏,亦赞乡镇之协力也。
于2008年新春
|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