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 古 名 邦 话 诗 山
洪 顺 兴
(一)诗名遍地怀欧阳
逡巡千载名邦诗山镇,“诗”风扑面而来:这里的溪流、村庄、学校等纷纷冠以“诗”名,有诗溪、诗园、诗坂、诗鳌、诗南、诗口、诗门、诗钟、诗宅等,诗山是诗乡,真是名不虚传。
南安市诗山镇系我省重点侨乡和闽南文化重镇,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四面青山为屏,中间绿水为带”,有享誉中外的古刹凤山寺,风光旖旎的“诗山十八景”,孕育唐朝文豪的高盖山等,这里留下了历代许多名流的足迹与题咏,欧阳詹、王审知、朱熹、陈知柔、何乔远、陈迁鹤、陈万策、陈嘉庚、黄寿祺、余光中、刘再复黄种生……一串串重量级的名字,闪烁在古镇的史册上。
诗山远在晋、唐时就建埠。明洪武年间,拟迁南安县治于此。旧称“山头城”改为“诗山”始于南宋,至今已近800年。说起“诗山”的得名,自应归功于欧阳詹和朱熹两位人物。
欧阳詹(759—800),字行周,祖籍晋江,生于诗山的芹山,从小随祖父母居住高盖山。高盖山,在今诗山、码头、金淘三镇交界处,海拔535公尺,因山顶平坦如盖而得名。詹小时候和母亲同住在山下的茅草房,日子清贫,但欧阳母很支持儿子读书,为避俗事干扰,特地让他每天带着干粮,上高盖山白云室埋头苦读,早出晚归。欧阳詹常常登高执卷,高声吟唱,完全陶醉于诗书世界。据传欧阳詹离开白云室时,把笔架石朝山上一掷,说:白云书室附近应该有座笔架山,让学子笔有所依,学有所成。话音刚落,高盖山即陡起三峰,形似笔架,故现在有一座笔架山,读书人引以自豪。穿越时空隧道,依稀听到高盖山白云室传来的琅琅吟咏,书声孕育了才华横溢的诗人,书声铺展了通往京城的大道。
其实,欧阳詹本无意功名,想长期在家读书,奉养双亲。后来因为双亲严命,亲友激励和地方官员提携奖掖,才决心走入科场。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欧阳詹西上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历经一年艰辛跋涉,欧阳詹抵达长安,在此苦熬了六年。这六年,他借钱租房读书,生活穷困。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欧阳詹终于以一篇文采斐然的《明水赋》,荣膺第二名,贾陵第一名,韩愈第三名。当时的泉州文士贪恋家乡山水,不肯远游出仕,不热衷科举,隋代科举制度开创后180年间泉州竟没有一人投身进士考试。詹此番考进士并喜登龙虎榜,表现了敢为天下先的泉州精神,极大鼓舞八闽士子。此后,闽南科考的人数益增,儒学风气渐渐形成,促进了泉州与福建文教事业的繁荣,使之接近乃至赶上中原地区的先进水平。欧阳詹才高学博,著述颇丰,收入《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记、传、铭、颂、箴、论、述、序、书等各类作品140多篇。可以断言,没有“欧阳詹现象”,泉州不可能赢得“海滨邹鲁”的美誉。
欧阳詹和韩愈交谊甚笃,成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同柳宗元等人共同倡导古文运动,推动唐朝文学的健康发展,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贞元十五年(799年),欧阳终被朝廷授予国子监四门助教。虽然这只是皇家高等学府“四门学”中最低的职衔,但闽人担任此职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欧阳詹高中进士后不久曾返家省亲。回到摇篮高盖山,日夜思念的母亲已经长眠地下,再也听不到母亲的殷殷叮咛,再也看不到母亲陪伴自己读书的身影。欧阳詹悼母诗写道:“高盖山前日影微,黄昏宿鸟傍林飞。坟前滴酒空流泪,不见丁宁道早归。”
宋理学宗师朱熹敬仰欧阳詹,慕名来到高盖山白云室,品赏欧阳夫子和历代名家的诗词墨宝,由衷感叹:“此诗山也”,于是“山头城”遂更名“诗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居住生活过的地方,冠以“诗”字,千百年沿袭至今。詹诗名卓绝一时,但其字迹罕见,曾题“不二”于郡城书室,后人改书室为祠堂,称为“不二”祠,即欧阳行周祠,位于泉州模范巷。
朱熹来泉讲学时,欣然题泉州甲第巷欧阳故居:“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
(二)王审知与拜剑亭
诗山镇古称山头城,在旧山头街(今山二村)的名胜婆罗门塔一带,曾有一方拜剑亭古迹,传为纪念唐末王审知兄弟军旅入闽于诗山夺王绪兵权,拜剑为帅的地点,旧《南安县志》亦载有此事。
唐末黄巢起义,攻陷长安,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唐僖宗西走入蜀。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安徽寿州人王绪揭竿而起,聚众起义,连克寿州、光州。但不久,王绪却向唐蔡州防御使秦宗权投降,当上了光州刺史。秦宗权贪婪无厌,经常勒索他人,致使王绪无法应付,便率领光州队伍南奔。王绪一路上广招民士,当时光州固始县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同时入伍,随王绪一起渡江往东南挺进,王潮为副先锋。
屠夫出身的王绪心胸狭窄,生性狐疑,治军无能,军纪涣散,沿途劫掠。队伍经赣入闽,至汀州、漳州时,士气十分低落,难以前进。王绪听信谗言,滥杀无辜,下令军中不得携老带幼,违者皆斩。当时王审知带老母亲随行,所幸的是,他带着一匹白马,王绪觊觎已久,审知只好忍痛“割爱”,以宝马换得老母性命,方逃过一劫。王绪误信卜者之辞,说“军中有王气,若不除,恐生内变”,忌怕有人夺其军权,便将勇略过人或仪表魁梧者尽皆斩杀,以立其威。结果弄得众皆自危,军心动摇,危机四伏,可是将士们终归敢怒而不敢言。
军队由永春进入诗山安营扎寨休整,伺机攻打泉州城。一天,王潮私下怂恿前锋将道:“我们这些穷苦人都是逼上梁山的被逼揭杆的,妻离子散,而主帅竟如此胡作非为,军中杰出者都快被杀光了,而将军堂堂七尺,骑射过人,出类拔萃,又身居前锋将,王绪如何放过你?我实为你担心!”
这番肺腑之言,正中前锋将下怀。他便敞开襟怀,与王潮密议杀王绪之策。有一天,王潮选择好机会,亲率几十名信得过的军中好汉,埋伏在旧山头乡观国桥一带竹林间,等待王绪坐骑到来时,伏兵一跃而起,来个五花大绑。王绪惊叫起来:“大胆,为何擒住主帅?”王潮冷笑道:“你这个杀人恶魔,一路滥杀无辜,搅得队伍大乱,不把你拉下马,我们都会断送在你手里。”王绪当场被扣留,后于幽禁时自杀。
军中不可一日无帅,刘行全是当初在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被公推为将军。刘行全坚决推辞:“王潮才干在我之上,应当立帅。”王潮也再三谦让,大家商议,歃血为盟,拜剑而定。王潮将一把涂有牲血的青龙宝剑直插地上,大家盟誓:“我们都向剑祝拜,谁拜时剑自跃者为主!” 刘行全、王潮、王审邽一一祝拜,宝剑纹丝不动;轮到王审知来拜时,宝剑果然跃起,金光四射,将士们振臂高呼:“王三将军为主帅!”纷纷争着跪拜他。
王审知一贯视兄如父,不敢接受这顶军衔,说要遵循兄弟之序,推王潮为王:“兄劳苦功高,领兵有方,该当主帅。”将士一齐赞同,拥戴王潮为主帅,王审知任副帅。
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王潮攻入泉州,景福二年(公元893)再克福州。王潮死后,王审知继承职位,秉承兄志,开创闽国。审知在位时期,千家灯火读书夜,万亩桑麻商旅途; 人尊他为闽国太祖。后人因感天恩念德政,便在兵变开闽的拜剑处,竖亭缅怀,取名“拜剑亭”。可惜不知何时亭址被废,据传后人曾立开闽王王审知塑像于旧山头街东岳庙前,纪念王审知在此拉开创立闽国序幕的一段历史。
(三)“青瞑布政”戴廷诏
戴廷诏,字道阶,明朝万历二十三年进士,系诗山大庭乡人。
廷诏出生于一贫如洗的家庭,穷人孩子早当家,从小就到一户富裕人家去做工,就是每天要爬上乡里前面的高盖山上去放牛。因此幼年就失学,但他从小十分聪明好学,有时牵着牛也要在书塾门前停下来,入神地听着他的童年伙伴的琅琅书声,心里羡慕极了,盼望有一天,也能和他们一样坐在教室读书。
一天清晨,待廷诏牵着一只大水牛在山上正啃着一片嫩草,突然在一片草丛中,发现唐朝诗人欧阳詹祖母安葬的翻龙墓,墓后立起一方石碑,上面勒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这座墓如今已修葺,碑石长84厘米、宽36厘米、厚度14厘米,上刻:“唐欧阳祖妈墓”)小廷诏根本看不懂上面的碑志铭。出于好奇心,第二天他带着纸墨上山把碑文拓印下来,回来后请教私塾先生。塾师见小廷诏这么勤奋学习,就高兴地告诉他这是墓志铭,并教他诵读和临摹。廷诏读一遍写一遍,写了读读了写,直到倒背如流。
有一年,雇主的儿子到泉州府学应考,廷诏一路挑着书笥一起前往。考试时,监考的学台开始点名,恰好主人儿子一时肚子痛如厕出恭,廷诏只好代他回应,“冒名”替考,糊里糊涂地跟进考棚。当题目出示时,他什么也看不懂,无奈之下就把那篇背得滚瓜烂熟的墓志铭,张冠李戴地写了上去。
刚好这位学台姓欧阳,祖上世居福建,后因在外省做官并落籍,传到学台这辈,已经几十世了,至今不知祖居地在哪里。阅完这份试卷,学台愣住了:试卷文采斐然却文不对题,可也从中意外获悉了祖居地的信息,真是“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他感慨地自言自语:“要取真不通,不取找不着祖公!”一时感到很棘手,迟迟难以定夺。最后,终于因“公(祖公)”徇私,把戴廷诏录入府学,放在榜末。
从此,戴廷诏发愤攻读,青云直上,明万历乙酉年考中举人(1585)第一名;万历乙未年(1595)又荣登进士榜。不久,晋升员外郎中,出参蜀潘,赈灾济民,解除泸州冤狱三案,后转升官至江西按察使、布政使,勤政爱民,政绩显著,百姓拥戴。晚年辞归,课读儿孙,赋诗著作,有《历代帝王记》、《历代名臣录》、《古诗选》、《诗山草》等问世。
少年廷诏代考进府学,在三乡五里传为美谈,乡亲们都说这是“龙墓显灵,天降福运”。大家风趣地笑廷诏是“青瞑布政”。泉州人把目不识丁者讥为“青瞑”(瞎眼),这句话意思是没有读过书还会考入府学,后来又官至布政使。其实廷诏进府学固然有侥幸的成份,但戴廷诏少年立志,刻苦研读的感人精神,以及机警灵敏、博闻强记的可贵素质,也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四)塔尖生金
矗立诗山境内的婆罗门塔,建于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仿阿拉伯伊斯兰教体式,用辉绿石建造,塔高9.5米,现在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说起这座雄伟的婆罗门塔,诗山人都会津津乐道一个孝子得金的动人传说。
相传明朝时候,诗山山头街有一个后生名叫黄勤地,年幼时父亲便去世了,全靠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地抚养成人。黄勤地家徒四壁,上无片瓦,住在一间茅屋里;下无寸地,不能耕种田园,全靠着黄勤地给人家种田做零星活维持生计,他成了家庭的顶梁柱。
到了农闲,没有人需要雇工,黄勤地家里常常吃了上顿不接下顿。黄勤地天天起早摸黑,为生活奔波劳累,哪怕是自己饥肠辘辘,也要到大户人家给人劈柴、挑水、洒扫厅堂,忙里忙外,换来一碗稀粥,带回家给母亲充饥,黄勤地成为乡里人人夸赞的大孝子。有一个晚上,他曾仰天长叹:“想不到我黄勤日夜劳苦,竟然无米之炊!”他对天发誓:“今后如有出头之日,一定不忘穷苦乡亲!”
说来奇怪,黄勤地的誓言感动了上苍。
中秋节前夕的一个晚上。黄勤地累坏一天,疲倦地瘫到在床上,早早进入梦乡。半夜,忽然间,仿佛看见一个白发银须的老者从天而降,飘然走到身边,笑吟吟地对他说:“老翁乃太白金星,感念你侍母至孝,孝子无匮,上天特为你指明一藏金之处,让你苦尽甘来改变困境。记住,中秋之夜,塔尖生金,切记,切记!”
说完,太白金星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
黄勤地惊醒过来,迷迷糊糊睁开眼,原来竟是一场梦,不觉一丝好笑。这一夜,他再也睡不着了,干脆披衣而坐,好好品味一番梦中情景,历历在目。黄勤地遇事爱动脑筋,他想,说不定会梦想成真?莫非苦日子该熬到头了?不是说憨人有厚福吗?于是便把太白金星的那些话细细琢磨,顿时有了主意。
兴许是时来运转吧。转眼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按照当地民俗,黄勤地来到婆罗门塔下静坐赏月,内心有点不平静。时间到了夜十二点正,他清晰地看到在月光的照射下,婆罗门塔映出一个倒影,他赶快起身,高兴地挥起锋利的锄头,朝着塔尖的倒影之处挖掘下去,果然挖出了一瓮金子。他迅速填平了窟窿,把金子悄悄抱回茅屋藏了起来,然后点了一拄香,跪拜神位前再三叩谢太白金星。
不久,黄勤地成了诗山的富户,拆掉了旧屋,盖起了新房,买了田地,娶上了老婆,日子越过越好。但是,他翻身不忘本,依然牢记当初许下的诺言,常常慷慨拿出钱财资助穷苦乡亲,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还花了一大笔钱,请来能工巧匠,把婆罗门塔修葺一新,使古塔重新焕发英姿。
“孝子有好报,塔尖生黄金。”从此,诗山民间广泛流传这个著名的传说,“塔尖生金”成为诗山十八景之一。
(五)黄埔解元走路 蓬华芥菜坐轿
南安蓬华芥菜是声噪海内外的侨乡特产,素有珍品之誉,蓬华芥菜腌制技艺已列入南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蓬华镇海拔较高,早晚多雾,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蓬华芥菜色泽浓绿、茎叶细嫩、质地清脆、甘甜可口的特质,民间至今还盛传着“蓬华芥菜胜过黄埔解元”的有趣传说。
话说明朝末,山头城黄埔乡(今诗山镇凤坡村)梁解元,对南安名山天柱岩心仪已久。一年正月的一天,他乘坐轿子上天柱山观光朝圣,饱览了蓬莱仙境的一番秀色,又到寺庙烧香还了愿,已是过午时分,梁解元游兴未尽可饥肠辘辘,他顺途下山到华美一位亲戚家做客用餐。宾主一阵寒喧后,主人煮出芥菜饭配香菇汤款待,初次尝到如此地道的饭菜,梁解元顿觉芳香扑鼻,美味径入心底,吃得目睭眯眯,边吃边赞不绝口:“蓬华芥菜真好吃!真好吃!”一时胃口大开,比平素足足多吃了一小碗。
席间,宾主共话桑麻。梁解元索性详细问起蓬华芥菜的方方面面,亲戚一一道来。蓬华芥菜可以鲜吃,也可以烫芥菜干和腌制芥菜,尤以“磕芥菜”最为著名。每年农历冬,这里家家忙于收芥菜,鲜吃之余,制成大量“磕瓮菜”,此菜贮存越久,味道越佳。农家中普遍存有三五年的“磕瓮菜”,要找到保存二三十年的“磕瓮菜”也不是难事。其腌制程序和方法与梁解元家乡相差无几,不过蓬华芥菜更耐贮藏,味道更胜一筹,据说还有养肝肺去风湿的药用价值。
交谈甚欢,不觉已过了一个多时辰,解元起身告辞,亲戚马上到菜园砍了10棵鲜芥菜送给客人,梁解元令轿夫装入轿中一起抬回家。
抬了一小段路,轿夫两脚发软,几乎走不 动了,大汗小汗流得额头直滴雨,大气喘完喘小气。你看,一个人连10株芥菜200多斤重,山路又真歹走,到黄埔乡有10多公里远,这怎么办!轿夫满腹牢骚,嘴上不敢说,心里埋怨道:你解元只顾芥菜好吃,呣知阮的死活。
为了让自己和家人尝到蓬华芥菜的美味,梁解元也只好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让芥菜独享其尊,自己下轿步行。轿夫抬着身价倍增的芥菜,顿时轻松起来,满脸笑容,而豁出面子的梁解元一路跟在后面慢吞吞。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沿途的百姓莫不睁大眼睛:这是哪般奇观?芥菜居然坐轿,解元老爷却走路,这芥菜算是几品?一位老叟捋着长须,拉长腔调:“什么几品?蓬华芥菜胜过黄埔解元!”说完,惹得众人一阵哄笑,梁解元脸上红通通,头也不敢抬起来……
从此,“蓬华芥菜胜过黄埔解元”的趣闻就传开了,仿佛陈年的蓬华芥菜历久弥香,在乡间千秋传承。
(六)西碧岩“神尼”惩恶记
耸立峰峦的诗山西碧岩是泉州名刹,历来以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景与美妙的传说而名震四方。
旧时寺里曾住过一位才貌出众的尼姑。她修行到家乐善好施,念经拜佛之余,经常为乡邻香客义务采药治病。善男信女上山进香,她总是笑脸相迎,茶礼以待。特别是对小孩更疼爱三分,时常把蓼花、糖果等送给小香客。以前,一位熟知掌故的老先生称他曾亲眼见过,尼姑在请人吃这些食物时,从来都不直接用手拿给别人,而是先把它放在衣襟外表,兜着让孩子自己来拿,令人莫明其妙,好事者追问为什么这样做法,她笑着说:“老尼手头重,真怕碰伤孩子。”
原来尼姑暗中练就一身硬功夫,功力深厚,以致力大异常,不过谦逊的她从不向人炫耀。木匠出身的林师傅告诉过笔者,听他父亲生前说,尼姑轻易不授徒,一生只收过一两位学徒,他父亲有幸成为门下弟子,是反复考验约法三章过关后才同意收下的。
尼姑德高心慈,广结善缘,口碑极好,直到现在,人们还在怀念传颂,她神奇的故事在诗山民间广为流传。
从前的一天午后,尼姑外出采药回来途中,突然遇到一个彪形大汉从灌木丛中窜出,伸开双臂,拦住尼姑,一脸堆满奸笑,出言挑逗。尼姑气极了,大声怒斥:“老实点!再无礼,休怪老尼不客气了!”大汉欺她是个弱女子,毫无收敛之意,还动起了手脚。尼姑顿时怒火中烧,身子一闪,看准他的肩井穴纤手用力一点,“咔嚓”一响,大汉猛然往后颠了好几步,竟压断了身后一棵小松树,口里一声“我苦啊”,人像一条癞皮狗瘫倒在地上,半晌动弹不得。过了老半天,才用手肘吃力地撑起身子来,一步一踉跄……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尼姑闭目合掌道。
歹徒走了没多远就浑身抽搐起来,疼痛难忍哇哇直叫,抱头痛哭,暗想:“莫非刚才一点中了命脉?”一条命要紧,只好乖乖返回,硬是爬上山去求尼姑。到了庵前,只见神尼正击磬诵经,他不敢打扰。有过方才的教训,还是退避一边等待尼姑功课完毕。片刻,尼姑起身了,他赶快双膝跪地叩头求饶:“仙姑饶了我吧!我发誓改邪归正!”
尼姑大声呵斥:“原来是大胆恶徒!犯错当改,自新自救,若不悔改,终害自己。”“是!是!是!”
“起来!挺身肃立,老尼先让你轻松点,余伤终会慢慢消除。”
说完,挥手甩袖,将一枚方孔铜钱往地上摔去。“当啷”一响,铜钱撞地弹起,正好击中歹徒脚踝上。说来真神了,歹徒随感如释重负浑身轻松,只是背后稍有酸疼。他连忙伏地连连叩头……尼姑袍袖一挥喝道:“当说到做到,改过自新,如再犯将自毁。”
这个神功惩恶的故事传遍了三乡五里,从此尼姑威名大振,被尊称为“神尼”,其扬善惩恶的精神也象西碧岩鼎盛的香火,代代相传。
(七)福建护国军第一路司令吴瑞玉
吴瑞玉,诗山古宅乡(今吾峰村)人,生于光绪十二年(1886)十二月,居三个兄弟中的老二,家庭世代务农。瑞玉年幼时父亲就亡故,靠母亲一人艰难养大。或许,这样的家境养成了瑞玉自小刚直的秉性、独立的见解和叛逆的性格,也因此造就了一代讨袁英烈。
瑞玉生不逢时,社会黑暗时局动荡,难以管束的母亲常常为他桀骜不驯的个性提心吊胆,生怕年幼无知,初生牛犊不怕虎,生事惹祸,因而写信告知旅居新加坡的吴瑞玉伯父,恳求把他召往身边。瑞玉随后远渡新加坡,入当地私塾读书,课余跟随伯父学习经商。瑞玉手脚勤快脑子好使,逐步学会了理财。不久,伯父回家乡探亲不幸病故。此时,瑞玉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在悲痛中益自砥砺,就近选择一私塾从师励学,后来又到新加坡继承伯父业产,闯荡社会。
然而,清王朝腐败卖国,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处于存亡关头。目睹现状,远在海外的瑞玉忧国忧民,萌发了反清救国理想,渐渐地把生意撇在一边了,而选择了弃商从戎的人生道路。
光绪三十三年(1907),瑞玉接受孙中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加入海外同盟会,化名沈恨海,投身反清斗争。
宣统元年(1909)十月,吴瑞玉奉同盟会组织之命回到泉州,与革命党人王雨亭、王吉甫等创建“共和实进会”,在泉州奎霞巷设立秘密机关,从事地下斗争。1912年10月底,“中国同盟会泉州分会”成立。1912年11月19日,泉州光复,瑞玉因组织需要重返新加坡,发展新成员壮大组织,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1914年,袁世凯篡位窃国,独揽大权,扼杀民主。北洋军阀李厚基势力进入福建。政治上的高压统治、经济上敲骨吸髓的剥削,较之前清有过之而无不及。福建城乡满目疮痍,民生困苦不堪。各地纷纷组织义师武装反袁。中华革命党1914年7月成立后,孙中山秘密派遣海外华侨中的革命骨干,潜回内地策划讨袁军事行动,不少华侨回国参加这场讨袁武装斗争。
在革命军与北洋军处于决战的严峻阶段,瑞玉响应孙中山号召,邀集16名华侨毅然回国,策划反袁运动,在诗山等地招募兵员,后退居南安八都山,改编当地民军陈崇义部,组建福建护国军第一路军,瑞玉被拥戴为司令。他招兵买马购置军械,不断扩充实力,准备呼应泉州革命党人的讨袁运动。
1916年初,瑞玉与泉州城内革命党人汤文河等联系,互相策应,发动武装反袁。3月下旬,汤文河、钱竹轩等五人被北洋军阀带阎广威部围袭杀害,瑞玉率领部众反击,为死难同志复仇。在南安境内连挫敌军,乘胜进兵泉州,驻扎在晋江河市霞井乡(今属洛江区)。4月28日,阎广威探悉瑞玉将大举攻打泉州城,急速纠集各部,星夜劫营,瑞玉率部奋起应战。他在白刃战中身先士卒,奋力杀敌,血染战炮,由于孤军奋战,弹尽援绝被俘,从容就义,献出了30春秋的年轻生命。
其故乡诗宅小学(今吾峰小学)内曾建造烈士吴瑞玉墓,塑立铜像于碑石上。吴瑞玉烈士成仁取义,为国捐躯,彪炳千古。
(八)梁添成:抗日空战的归侨英雄
历史锁定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奋起抗击,在长江江面追逐敌舰、在杭州上空勇杀飞贼,并以6∶0的空战战绩给了日本侵略者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人不可辱。“8·14”拉开了抗日空战的帷幕。在延安,中共发表了《英勇的中国空军万岁》一文;曾参与过筹建中国空军的宋美龄,一生最爱佩戴的就是一枚空军胸针;为纪念“8·14”空战,国民政府将这一天定为中国空军节。
这一天,有一位泉州籍的飞行员,在杭州上空与敌机激烈交战。他的名字叫梁添成,一位几乎被人遗忘的归侨抗日英雄。
梁添成祖籍诗山镇凤坡村,1913年2月1日出生于印尼万隆,排行10个兄弟姐妹的第九,苏州籍妻子夏伊娇执教过万隆中华学校,后居上海与国画大师刘海栗结为夫妇。
父亲梁文渠在梁添成4岁时亡故,不惑之年就守寡的母亲陈琳娘,养着一家十几口,生活十分困窘。少年梁添成,在万隆中华学校度过小学和初中生涯后,母亲就送他到上海深造。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日寇铁蹄践踏神州。1932年日军强行闯入上海闸北,十九路军英勇抵抗。血气方刚的梁添成义愤填膺,决心勇赴国难,报效祖国。
目睹敌机在祖国领空横行霸道,他毅然投考了设于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蒋介石曾首任校长。毕业典礼上,他对千里迢迢赴会的母亲及战友们立下誓言:作战中最少打下一架敌机,即便我牺牲了,也没有遗憾!他先后任中央空军第4大队第22队和第23队分队长,被授予中尉军衔。他驾驶着一架意大利战斗机,随第四大队首任队长高志航参加了淞沪、封邱、峰县、枣庄等地保卫战,机警敏捷,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总不肯服输的高志航,常对人说:“梁添成真行,要问我佩服谁,那除了梁添成以外就没人了。”
1937年8月14日起,中国空军在半个月内,共击落日机61架,歼灭了日军号称精锐的鹿屋、木更津两个航空队,创造中国空战史神话,涌现以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梁添成“四大天王”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在南京、武汉、重庆有空战发生,总有梁添成在场,把空气冲得稀烂,把敌机打得焦额。
1939年底,南京失守;1939年5月至6月初,日军每次出动27架以上九六式轰炸机多次轰炸重庆。中央空军第4大队奉命调往重庆,第23分队15架E-16战斗机升空迎战。
6月11日黄昏,又是27只三菱出品的敌机凌空飞来。神圣的祖国领空,岂容飞贼如此猖獗,当时刚做新郎在家度蜜月的梁添成,一听敌机袭击的消息,就跳了起来,主动请缨,跨进2307号机座舱。战友跑上去劝他下机,他更斩钉截铁地说:“今日非吊尾,如果打不中敌人,我也不回来了。”飞上天空后,他发现了敌机,猛追上去吊尾射击,双方交火甚剧,一时浓烟滚滚。队友们看见他从菜园坝一直追到唐家沱,终于把一架敌机击中,燃烧起火,而自己的战机也不幸中弹。此时,他突然将飞机拉高500米,再一个鹞身,像一把尖刀从高空刺进一架敌机。他的座机如一个黑点从狂飘中的火雨里翻跌下去,与敌寇7名机师同归于尽,坠落在涪陵丛山中……
梁添成殉国后,由中尉追升上尉,其遗骨安葬在南京紫金山北麓的空军抗日烈士公墓。噩耗传来,万隆侨界为这位英雄举行隆重的追悼会。烈士遗孀夏伊娇女士悲痛欲绝,当时她已怀三月身孕,后生下遗孤取名梁国秀,以缅怀遗父激励后代。
雄鹰碧血,染红河山。梁添成年轻的二十六个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爱国华侨抗击外侮的悲壮战歌。70年长风吹过,让我们永远记住一个不朽的名字——华侨抗日空战烈士梁添成!
(九)福建首座乡镇公园——诗山公园
刺桐城有“泉州十八景”,小镇自古也有“诗山十八景”之说,其中一景叫“龙山夕照”:夕阳西斜时,余晖映照庙宇脊顶,灵光万道,煌煌烨烨,宫阙为之披霞,亭阁因而染丹。龙山宫这个千年名祠就座落在诗山公园内。
诗山镇确有不少或省或市或县级“之最”,其中级别最高的是福建省第一座乡镇级公园诗山公园。诗山公园原来是一片丘陵,高低起伏,树林阴翳,老干参天;东面诗溪水一湾,如一条飘逸的玉带。内有下庵宫,原是一座草房,传为大孝子郭忠福的祖居地。忠福从小替人放牛,奉母终身,后坐化成神,因感念其孝道,乡人在他的出生地建起龙山宫祭祀他,尊为郭圣王(俗称圣公),就是现在海内外供奉的广泽尊王。境内蜚声全球香火鼎盛的凤山寺,就是郭圣王的迁居地。悠久的历史,动人的故事,早已深入民心,圣王公自然成为无数信众膜拜的偶像。
要讲诗山公园,当然非说陈国辉不可。这不仅因为他是公园的首创者,更在于他的特殊身份: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兼永、德、安、南警备司令,掌握八县军、政、财三大权。想当年,陈氏投靠护国军,揭竿而起,啸聚山林,拉杆结伙,曾控制泉属大部分地盘,由江湖草寇变成闽南民军一代枭雄。民国21年12月23日,陈国辉落到入闽的十九路军之手,背上多种罪名命归黄泉,结束了一介绿林好汉35年的传奇生涯。其功过史学界已有评论,这里不表。
诗山曾是民军的总部,陈国辉自然要苦心经营这个大本营,加上诗山地居安、南、永交界处,为泉、永、德交通枢纽,诗山公园又位于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诗山海外华侨众多,资金来源有保证。陈国辉实权在握后,开始在辖区大兴土木,致力公益建设,以博得民心,巩固地盘。
诗山公园1929年动工,耗资6万元,占地4万余平方米,依天然地势而筑,设计科学布局新颖。四周筑以矮墙,环护铁花栏杆,分设东、南、北三道门。南门临公路,入此直通南面斜坡,道左有参天古木,右侧沿石级而下则有花圃和荷池,奇花异树,挹翠拥青,芬芳扑鼻。往前走几步有大方池,水平如镜,游鱼可数。过此登上小山,四座中西合璧造型各异的亭子,屹立眼前。北面倚竹亭建在竹林中,长方形四根柱子,款式洒脱。西侧面对耸峙的天柱高峰,建有体现异国情调的纪念亭,为西式钢筋水泥结构的三角形六根柱,中立纪念碑。穿过树从,登斜坡攀园内最高处,赫然耸起一座顶部帽形的六柱同乐亭,巍峨壮观,登亭可眺诗山全境,凤山古寺亦在眼底,游目骋怀,怡情悦性。离此数十步有一座长方亭,因东侧有高盖山作屏障,便取名仰高亭,亦寓景仰欧阳詹之意,八角形八根柱造型,古色古香。亭前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中间是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碑前绿草如茵,下有一座忠烈祠,令人肃然起敬。
西面有南安首创的图书馆,二层钢筋水泥结构,由前国民党中将、诗山籍华侨吕渭生倡建,诗山籍印尼华侨李加掌独资捐建,第十九军军长蔡廷锴曾亲授李先生“热心公益”奖匾,诗山图书馆现已改建为诗山镇老年人活动中心。现在园内还设影剧院、文化站、运动场等,如今已成为侨乡人娱乐、休闲、读书的好去处。
别忘了,春及邀朋游园,登憩亭以访韵,步石径而寻幽;夏至牵侣赏荷,枕明月吻习风,传情语抒雅怀;秋来携友谒庙,仰古榕之葱茏,品玉兰之酽香,实仿如蓬莱仙境。
提起诗山公园,诗山人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交织沧桑的情感,因为它叠印着古镇七十多年的人生步履,刻录了时代风云变幻的耐人寻味的一幕幕影像。
(转自《泉州晚报》(海外版)2008年5月—7月连载前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