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怀旧之旅_(文章)
您的位置:首页 > 思源涌泉 > 2006年怀旧之旅专辑 > 06年怀旧之旅_(文章) >

眷念的国光情------------------许清琴(香港)高12组

上传时间: 2007-01-21  【字体:

 

眷念的国光情
许清琴 (香港) 高12组2班

怀旧之旅在鹭岛

  由泰国巫庭光学长倡议、香港张高贤学长发动举办的“怀旧之旅”已圆满结束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愉快的相聚后又各分东西了,难分难舍、兴奋激动的心情依旧在,那一张张欢笑的脸庞,一双双温暖的手,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还在脑海里荡漾着、澎湃着,久久难以平静。

  提起那沉甸甸的笔杆,纵是言语难以形容,也尽可能地把内心的那份激动与兴奋描出,借我们共同的家园——芙蓉网与大家一起分享。

  送爽的金秋十月,天空格外的蓝,白云悠悠地飘动着,这是美丽而激动人心的季节。我怀着无限的思念及期待,踏上了归校怀旧的旅程。

  10月14日那天,我们海内外校友各由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美国、澳门、香港、深圳、三水、漳州、泉州、南安、广州等驻地相继出发,相聚一起,浩浩荡荡地开始了我们怀旧之旅。下午,我们陆续抵达首站——美丽的鹭岛厦门金海岸酒店。忘不了啊,碰面一瞬间的那一份喜悦与激动啊!没来得及放下行李,便已相互拥抱在一起,握手亲切问候,拥成一团了,喜悦之情难以掩饰,开心之泪早已夺眶而出,感动万分哪,阔别多年的校友,见着依旧亲密,离别已久的闽南话,听着备感亲切!

  我们高十二组二班的同学林很昌、白添辉、黄淑玲特别从南安赶来厦门相聚,陈两顾从同安,黄素环、梁尔克从漳州,李富英从广东三水赶来了,黄玉英发着高烧还特地赶来与我见面,真的太感动了,厦门的李萍萍,戴雪霞、良英、红英、楚云,我们班的短跑女将林惠娥等,都见面了,还有李丽真,我们相拥相抱,禁不住地倾诉着离别之情、相思之苦,那份真情的流露哪,让我如何能忘却?!紧紧握着对方的手一刻也不想放,同窗的情谊啊,在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人们心里,如何能放得了呢?

  晚上,厦门校友及“怀旧之旅”在“好清香酒楼”设宴招待大家,我们相聚一堂,酒楼里洋溢着温馨的欢乐声,大家都沉醉在怀旧之情里,追忆着似水流年的美丽而难忘的往事,在年华尽去的今日,重忆年少轻狂的岁月,岁月的磨洗,尽管淡去了我们的青春年少,却磨不掉我们对同窗的思念,对母校的眷念,对师长的追忆……

  晚宴中“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南泥湾”“草原之夜”“往事只能回味”“哎哟妈妈”……一首首怀旧的歌曲哦,更是把我们带进了过去的岁月……歌声笑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我、黄敏敏和黄宝贝还合唱了一首粤语歌曲“友谊之光”。这可真是“同窗学友聚鹭岛,神采风韵胜当年”啊!

  尽情歌唱,畅所欲言,酒会洋溢着师生幸福的欢乐,敬酒碰杯声此起彼落,相逢恨晚,且让我们以酒解相思送祝福吧!

  夜深了,同窗师生们深深的眷念,紧紧握着对方的手,依依难舍啊,但最终还是挥手相别。且让我们,期待着下次的相会吧。

  美丽而难忘的一夜啊,我们握别了!

  短短一夜的握手言欢,短短一宿的举杯共饮哦,如何能解得了那历尽半个世纪颠簸的乡愁呢?或许时空隔开了你我,但是,现代的信息技术却弥补了这一个遗憾,让我们相约芙蓉网吧!借着我们这一个共同的网络家园,把彼此的距离拉近吧,让我们在芙蓉网上,天天见吧!纵是千山万水相隔,却也如近在咫尺。把我们悲喜离合的所有感受,永远的留住!

  期待着……我的校友们!


真挚的国光情
06年10月14日作者与同学们摄于厦门“好清香大酒楼”
前排左起:林惠娥、作者许清琴、李凤娇、黄素环、李富英、黄淑玲、李萍萍、李丽真
后排左起:林很昌、白添辉、梁尔克、陈良顾

无限的关怀

  10月14日,正当我们在厦门“好清香酒楼”相聚,怀旧之旅,大家阔别多年,当然兴致勃勃地交流,沉醉在美好的往昔回忆里。

  忽然传来了个消息,长汀的校友不能来相聚,并告知龙岩黄以照校友,受着病魔的折磨,看来病情非常严重,听着听着,每个人心情沉重,非常难过与焦急。

  此时,白添辉校友建议要到龙岩去探望病中的校友,我也想去,李富英、黄素环也异口同声要跟着去,梁尔克也自告奋勇由他连夜开车,由厦门直达龙岩。当时已是晚上十点钟了,时间紧迫,我还有已安排的行程,怎么办呢?此时深圳的洪潮兴校友也来电了,当他听说黄以照病情时,马上更改行程,易厦门为龙岩,由深圳坐火车直达龙岩,到时候一起在龙岩相会。

  由于行程紧迫,白添辉不让我去龙岩,只带上我的深情祝福、亲切问候去了,至今我的愧意一直都还在。这份“闻病而起”的精神,只为我们同是国光中学的学子,只为我们“一日同窗终身为友”,只为“同窗情谊胜过手足”,才连夜直奔龙岩黄以照身边,带上我们深深的问候和祝福,带上我们无限的关怀和支持。他们相聚数小时后,15日晚上七时多白添辉、李富英、洪潮兴、黄素环,由梁尔克安全护送回厦门,带回了黄以照校友的确切消息,才使我们那颗悬着的焦急而难过的心放了下来,继续“怀旧之旅”的行程……当晚一行十人在厦门戴雪霞校友家相聚,她与家人热情接待、宴请我们,这份情至今仍留在我们每人同学的心里。

  每个人心中都默默祝福黄以照同学能早日恢复健康!

  短短一夜所发生的事,已深深感动了我!他们那份浓情厚意,对校友的无限关怀之谊,让我无比钦佩!我为这样的国光中学学子而骄傲而自豪,这样真挚的友情是多么的可贵啊!
雪中送炭显浓情,积德无量暖人心!

  最后希望大家奉献一点点爱心,为黄以照同学送上你们的祝福。也期待黄以照同学以自己顽强的毅力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

走出校园的那天

  当我写“无限关怀”一文时,我的心情焦急而难过,象热锅上的蚂蚁,深感无助,不知如何来帮助黄以照同学,我心里只能默默的祝福祈祷。

  不知怎的,关闭很久的记忆闸门又打开了,一幕幕的情景又像潮水般显现在眼前。

  当时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同是归国华侨的黄以照同学身体健康、非常强壮,我们曾经在一起战斗过,算是战友吧!那时我们都是十几岁的少男少女,纯真无邪,不知天高地厚,当起“红卫兵”,成立的战斗兵团,十分积极,有幸留下条命。

  文革结束后,在国光中学里有家的同学都回家回农场务农当知青,而留下我们无依无靠的永远没有毕业文凭的侨生、侨属。我们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将告别培养我们的母校、教导我们的恩师、情同手足的同窗,到农村去了!


28位国光校友(知青)到长汀安家落户(其中三位校友未抵长汀)

  1969年3月2日我们廿八名知青,背上行囊告别了校友、师长,而我呢,为串联回校,我的行李衣服,被褥已不知所踪,只好两手空空,几件衣服,带上一张最重要的“户籍证”,就这样踏上了去闽西——长汀的征途了。我们满怀热情、天真浪漫地高唱“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我记得途经龙岩的老革命根据地“古田会议址”时,我们廿八名知青还排排坐在地上合了影,在我们生命的旅程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一张照片!叶鸿基、叶鸿尤两兄弟、李萍萍与弟弟李拱华,刘顺香、刘德香两姐妹,李富英、黄素环、龙凤秀、李如梅、黄娇凤,许如杏、洪云、俞兆顺、叶秋月、黄丕遒等等,照片中个个手捧毛主席语录在胸前,斗志昂扬,笑容满面,无比的兴奋,充满着对新生活新挑战的向往之情!

  3月6日,我们到了长汀,黄以照、洪朝兴、洪朝乐、随后也一起到长汀落户了。眼前的一切一切,实在不在想象中,我呆了许久,对着新的环境,要在这里安家落户,艰难辛苦的工作是不怕,但天天回到家,对着楼上的棺材(注:长汀人每家每户都放着一付棺材以示长寿),我每晚都无法入睡,总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一星期后,我真病倒了,病倒了还是要到田里干活,我当时非常想念同班同学,总回忆着在母校劳动的情景:我班上的同学怜惜我体弱多病的身体,挑畚箕、挑水的重活都有男同学代劳,而我只是做“抓虫”“浇水”等较轻的工作,归国侨生在母校时,老师们往往都会细致入微地照顾着。而现在面对这些陌生的农活,真的只能是硬着头皮,艰难地摸索中苦干着!

  我们一批知青,走出校门,当时什么农业知识都不懂,可说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那些艰苦的农活,只能凭着满腔的热情,一股的冲劲,手一挥,如千斤重的锄头落地,泥土就开花了,强烈的阳光招呼着我们,挑战着我们这一群娇生惯养的侨生知青,每天都是“晨迎朝阳暮送霞,汗如雨下度朝夕”,那份辛苦自不在话下,带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的我,还要面对楼上的“棺材”,依然无法克服自己的恐惧之心,经常手脚发麻,直冒冷汗,夜夜难眠。晚上失眠白天头痛,最终,体力不支高烧不退,只好休息在家。

  养病在家的我,因为不敢面对家里那付“棺材”,就走出了家门……但是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迷迷糊糊地走到大路口,蹲在路边,茫茫间竟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后来,竟上了一辆开往“泉州总站”的货车,或许是司机看到我蹲在路边那份可怜兮兮的样子起了怜悯之心吧,竟也把我安全地送到了泉州,就这样,我回到了国光,我那真正温暖的家。

  回到母校,我就直奔医疗室,找到了许彩云医师,正是许医师救了我的命,后来因为体弱多病,我只好在校休养,也无缘再回长汀了。但我时时都在想念着长汀的同学。

  养好身体后我还是要去“渡金”,后来,我到了云南大理的建设兵团,在这里我当起文书,抄抄写写,搞文娱工作,教跳舞唱歌进行文娱表演,把建设兵团搞得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气息,半年后我便被评为“支边优秀知青”,还与团长到四川成都重庆等地交流经验,并接待了一批新的知青到边疆建设兵团。

  想起当初在长汀,我只是一只羽翼未丰刚飞出鸟笼的小鸟,而后经过人生艰苦的洗礼,赴港艰辛创业,经过狂风暴雨的考验,在磨炼中成长,已到处飞翔了半个世纪。长汀的知青们也不辜负海外亲友、国光师长的期待和厚望,在各地各行各业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立下汗马功劳,到处都可以听到他们的脚步声。

  我们的网络家园——芙蓉网对于国光校友在长汀当“知青”这方面是空白的,因此,今日,借着书笔,简单地做一个回顾,且算是一次填空吧。

  只是,岁月不饶人,我们曾经生活战斗的战友,他仍在病床上与病魔斗争。在此,我还是那句话,“一日同窗,终生是友,同窗情谊,情胜手足”,同为国光学子的你我,且送上我们共同的问候吧,千里送问候,礼轻情意重,国光校友们,请不要怜惜你们的祝福吧,且为依旧挣扎在病魔折磨中的黄以照同学添上一份勇气吧,支持他更勇敢、更坚强地战胜病魔吧!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