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旧之旅”联欢会上的讲话--黄国栋(南安)高5组
上传时间: 2007-01-20 【字体:
大 中 小】
|
在“怀旧之旅”联欢会上的讲话 黄国栋 (南安) 高5组 国光校友总会会长
 作者黄国栋会长
敬爱的恩师们 亲爱的从东南亚及港澳归来的学兄学弟、学姊学妹们:
大家辛苦了!受委托,我仅代表母校全体师生,代表大陆的全体校友,校友总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正值八月仲秋,丹桂飘香的季节,大家不远万里从东南亚及港澳归来。这是游子情系第二故乡,心连国光母校的结果。大家欢聚一堂,学兄学弟,学姊学妹,欢歌笑语,共同缅怀校主李光前先生的丰功伟绩;共叙同窗情谊;共同见证母校繁荣发展的新容。可说是聚会有缘,盛会难得,今天的盛况,将载入国光史册。
岁月匆匆,转瞬间,我们这些当年还是年青小伙,或者是黄毛丫头,在国光母校雨露般的滋润培育下,和老师们的辛勤教导下,我们都茁壮成长、展翅飞翔了。半个多世纪,国光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社会有用之才,这当中,有李龙土、陈桂林两院士,有像刘再复、黄坚持、李如龙、李锦绣、黛安娜等作家、学者、科学家、教授;还有一大批未能一一列出的党、政、军、警精英,更有分布在东南亚、港澳出色的企业家们,如泰国的巫庭光、张祥裕;马来西亚的叶明才、黄文法、李连枝;港澳的戴明瑞、李仲树、李金聪、张高贤、陈鼎追等,这些都是杰出人才,是时代的骄子,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栋梁。我说的这些,仅是校友中的一小部份,我们在座的校友,与他们一样,也是学有所成,业有专长,大家都为祖国、为侨居国社会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也是出类拔萃的,是可圈可点的。
回忆我们成长的过程,最有启迪和最难忘怀的是校主李光前先生的光辉形象。光前先生继承了陈嘉庚先生的高风亮节的骨气,在抗日战争的烟火中,他创办了国光中学;五十年代,当他成了东南亚首富时,就倾资扩建母校,在贫瘦荒芜的大山窝,建成了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闽南第二侨校――国光中学; 八十年代末,李成义昆仲,继承了先父遗志,重建了海内外闻名的光前学村。现在的学村,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技术校,有医院、画院、图书馆,是配套齐全完整的学村。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国光人的努力,如今的国光中学,已经从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迈进国家示范性高中学校。今天的母校已经是誉满八闽大地、蜚声海外的名校。母校的中兴发展,作为校友怎能不由衷的高兴呢?怎能不感到骄傲与光荣呢?在远离母校的日日夜夜,时刻眷恋着母校,今天母校就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就是要让你看得够,亲得够;今天老师、同窗出现在你的眼前,就是要让你倾吐多年积圧在心里的话,痛痛快快地说出来,以了却多年的心愿。我想通过这次“怀旧之旅“的活动,加上由香港校友会大力支持、黄敏敏校友的力作——芙蓉网的开通,铺就了游子通往母校的一座金桥,为增进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增进同窗之间的友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有了芙蓉网,不论我们身处何方,那怕是天崖海角,母校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友谊之路通向五洲四海。亲爱的校友,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重温校训,再一次接受”光前精神“的洗礼。我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光前先 生的崇高品德,永远是我们的风范与楷模,光前精神,将激励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夺取更大的成绩,作出更大的贡献,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母校对我们的辛勤栽培!
 2006年10月18日,作者黄国栋会长与来自马、港、大陆的校友相聚于母校 左起:林文良(永春)、作者黄国栋(南安)、叶明才(马来西亚)、黄星洲老师(南靖)、袁本希(梅山)、刘功武(广东)、许善继(香港)
|
|
|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