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怀旧之旅_(文章)
您的位置:首页 > 思源涌泉 > 2006年怀旧之旅专辑 > 06年怀旧之旅_(文章) >

金秋十月喜相逢 师生怀旧情意浓--张时贤(福州)高4组

上传时间: 2007-01-20  【字体:

 

金秋十月喜相逢  师生怀旧情意浓

 
 

张时贤(福州42

 
     
 

    好像还没来得及和夏天道声别,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就已经浅浅地走来。金秋十月,“国光中学海内外校友联谊活动”在榕城隆重举办。上百名海内外师生校友欢聚一堂,收获思念,收获友谊,气氛热烈,情味醇厚。笔者恰逢盛会,写点花絮,以表达内心的感受。

 
     
     
 
  叶老师,您好!  

    1022日中午,满载着“怀旧之旅”成员的旅行车,缓缓地驶进联谊活动地省经贸会展中心酒店。车尚未停稳,坐在前排的叶重青老师就站起来向我招手。我立刻迎上前去,紧握着他的手说:“叶老师,您好!”热泪不禁夺眶而出。已八十三高龄的叶老师,近几年每个春节都会给我寄贺卡和老人家征战羽坛的照片。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五十多年的光阴逝去,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仍然记得一个极其平凡的学生,并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是何等珍贵的师生情谊啊!我在心底默默地祝福着:师道长存,恩泽永念。叶老师,祝您健康、快乐、平安!

叶重青恩师

 
     
 

他是谁?

 
 

作者张时贤(左一)与日本校友杨荣幸(大森荣幸)合影留念

    穿梭在许多熟悉的校友间,见到旅港校友许善继,他一边和我寒暄,一边拉着一位戴眼镜的校友到我跟前问我:“他是谁?”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可头脑里仍是一片空白,只好摇摇头说:“对不起!认不得了。”许善继笑着说:“他是大森隆幸啊!”“隆幸”,我情不自禁地大叫一声,紧握着他的手,高兴地说:“JapaneseYou are  welcome!”我们立即热情地拥抱在一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有一百多个侨生在国光中学念书,他和弟弟大森健次是仅有的两个日本侨民。他们兄弟俩于六十年代初回到宗国日本

 
 

定居。四年前我曾在香港和大森健次校友见过一面,这次大森隆幸是在阔别半个世纪后,由日本专程来参加“怀旧之旅”的。
    唉!分别整整四十八年了,当年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现在是年近七旬、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了。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令人感慨万分!

 
     
 

我们的篮球队长,你怎么啦?!

 
 

    午四时半,在胞弟张高贤住的酒店套房里,我们正与年过八旬的黄信源、黄和端、余山老师聊天时,校友蓝坤山由他太太搀扶着,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我立即迎上前去,扶他在沙发上坐下,既难过又高兴。难过的是:在国光中学念书时,他曾是由归国侨生组成的“流星”篮球队的队长。想当年他率领我们“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捧回了一个个奖杯,给学校争得了荣誉,为归国华侨学生争了光。当时生龙活虎的三大主力,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活跃在球场上。蓝坤山已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了;杨松生同学因脑血栓梗塞,行动不便,说话困难,不能前来相聚;而我便成了“孤家寡人”。想当年我们远征泉州、石狮时吃海蛎煎的欢乐情景,不禁一阵心酸涌上心头。当许善继校友对着蓝坤山说:“我们的篮球队长,你怎么啦?!”我难过得掉下了眼泪。高兴的是:虽然我曾三次打电话给他,约他相聚今天,他却一再婉谢,说他眼睛不好,行动不方便,可能来不了。今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怀着眷恋之情,终于来了。这是多么深厚的同学情谊啊!

 
 

 
 

难忘的师生聚会

 
 

左起:蓝坤山、许善继、黄信源老师、梁熊枢、刘功武、作者张时贤

 
     
 

幸会芙蓉网制作总监黄敏敏

 
 

作者张时贤与黄敏敏合影留念

    晚宴正值高潮,一位漂亮高雅的校友燕子似地飘落到我跟前,很有礼貌地自我介绍:“张学长,我是黄敏敏。”我高兴地握着她的手说:“黄敏敏,你真难找啊!我误把黄宝贝当成你了。”在旁的黄宝贝开心地笑了。
    黄敏敏的大名我如雷贯耳,她就是我们国光校友网站《芙蓉网》的创始者,还是香港校友会的副理事长。我经常在《芙蓉网》下载的照片中看到她的倩影,但只是“似曾相识”,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我提议:“咱们合个影吧!”见她有点犹豫,便说:“怕什么?我孩子都四十

 
 

来岁了。”于是她便愉快地答应了。随后,我本想感谢她在编辑拙作上网所付出的辛劳,并就《芙蓉网》的发展交换一些意见,但她忙着接待,奔波于会场,无法细谈,深感遗憾!
    在21日下午的《国光中学海内外校友联谊活动大会》的议程上,曾安排她介绍《芙蓉网》的概况,我本想听听她的高见,此任务后来改由胞弟张高贤代替,她配合讲解内容作屏幕演示。在座的校友们给予《芙蓉网》的肯定和宝贵的意见,相信是对她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国光中学校友遍四海

 

 

    福州校友会副秘书长黄泽芳校友负责“怀旧之旅”的接待,而我受“怀旧之旅”的委托协助其工作。因此,我们经常在一起研究、落实“怀旧之旅”在榕城期间的食、宿、旅游、返程等各项具体工作,由相识到相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交往中,他反复地给我讲述他最难忘的记忆1989年他去泰国,受到校友巫庭光、张祥裕等的热情接待。他说:“他们不‘番那’(闽南语),很爱国。”有一天,他在清迈遇到一个开布店的黄姓校友,校友很热情地接待他,并说:“我很高兴,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我们国光中学的校友。”是啊!这次“怀旧之旅”的成员有来自泰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香港、澳门等地,就是一个例证。
    联谊活动大会结束后,黄泽芳对我说:“我很高兴,在联谊会上,我的班长张祥裕坐在我左边,右 边是张高贤校友。张高贤校友曾题赠我两本大作《一代人》和《流月涛声》,我看后很感动。他们艰苦创业,事业有成,又热心于公益事业。他们爱国、爱母校,是国光中学校友的骄傲。”

 

 

 

 

 

长江后浪推前浪…

 

 

    在联谊活动会上,“怀旧之旅”的倡议者、团长巫庭光校友妙语如珠,引起笑声阵阵。他说:“有人说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前浪何必死呢?可以退到沙滩上嘛!”厦门校友会的一个年轻校友说:“前浪不能‘死’,也不要‘退’,而是要带动、扶持后浪前进,才会一浪高过一浪。”诚哉斯言!事实上,我们的许多校友,历尽千辛,艰苦创业,当他们事业有成后,缅怀校主恩泽,弘扬光前精神,关心母校建设,热心公益事业,不图名,不谋利,就是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而许多学弟学妹,奋发努力,把学长们岁月成熟的赐福,温润成对母校由衷的报答。几代校友这种无私奉献的“前浪带后浪,后浪推前浪”的情操,一定会结出“一浪更比一浪高”的丰硕成果。

 

 

 

 

 

我是专程来祝贺的

 

 

    二十二日上午,我在经贸会展中心酒店遇到拉着行李,准备返程的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理事长戴建国先生,就恳切地说:“你辛苦了。”他说:“我是专程来祝贺的。”是的,这次联谊会活动,得到香港校友会的全力支持:潘金源副会长、陈鼎追会长先后于20日抵达福州,随即参加了由福州校友会会长、福州市南安商会会长刘向东主持的海内外企业家座谈会;当天晚上十二时,戴建国先生又率领香港校友会的七人代表团抵达福州,参加联谊活动。我知道,会长、副会长和理事长都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是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现任领导班子中的核心,虽然日理万机,惜时如金,还是专程前来祝贺。这种热心于校友会之间联系的无私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光中学香港校友会,是公认的、办得最好的校友会。它在团结海内外国光中学校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它的历届领导成员都具有无私奉献和创新精神:他们在「捐资助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编辑、出版的《思源》、《涌泉》两本书,见证和记载了国光中学的史实和故事;他们缅怀校主恩泽,弘扬光前精神,创立了“芙蓉网”,增进师生情谊,抒发国光情怀,正在发挥其“四海校友网”的作用。衷心祝愿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越办越好。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我们办事为大家

 

 

    “国光中学海内外校友联谊活动”园满地落幕了。师生情谊满榕城,母校恩泽溢闽江。我们在这里播下无私奉献和创新精坤的种子,来年定有累累果实挂满枝头!国光中学福州校友会新任的领导班子为此做出了贡献,赢得了赞誉。在福州的校友中,有一批硕士生、博士生,是具有高学历、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海内外校友寄望他们“一浪更比一浪高。”
    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退休前,曾担任过全国、省级学术团体的副理事长、理事长等职务,在担任学术团体的领导工作中,我始终遵循的宗旨是:“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我们办事为大家”,前句说的是,学术团体的成员,应全力支持学会工作;后一句说的是领导班子成员应该不图名、不谋利,全心全意地为学会会员服务。
    把“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我们办事为大家”这两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并献给国光中学福州校友会,以祝贺其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并开始了新的征程。

 
     
 

 
 

海内外国光校友欢聚榕城

 
 

前排左起:庄志伟、作者张时贤

 
 

后排左起:张高贤、梁熊枢、巫庭光、张瑞生、张春贤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