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前精神培育新人
我校是杰出侨领陈嘉庚的女婿、新加坡著名华人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李光前先生创办的一所重点侨校。光前先生不仅为我们创下了一个宽敞美丽的校园,而且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在一九九三年泉州市举行的「李光前学术讨论会」上,与会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各级领导就光前先生的生平事迹、人生价值、思想情操、经营之道、教育思想、社会贡献等多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学术交流,普遍认为,光前精神的核心是:爱国重教、关心后人、急公尚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勤奋、诚信、质朴的高尚人格;不断进取、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光前精神培育了一届届桃李,滋润了一批批学子的心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新时期以来,我校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利用本校独有的德育资源光前精神培育新人这一课题。我们立足乡情,突出侨校优势,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营造浓烈的教育氛围,运用光前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培育全新人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立足校情 体现特色 我校地处重点侨乡,又是重点侨校。华侨的历史就是一部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史,邓小平曾对海外同胞的爱国主义精神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誉:「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机遇,比如,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对祖国作出了很多贡献。」海外同胞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是侨乡宝贵的精神财富。国光中学的创建和发展又与陈嘉庚、李光前两位爱国侨领密不可分。李光前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以兴学报国之志创办国光,其岳父陈嘉庚生前始终关心着国光的延续和扩大,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更是为主持扩建国光中学呕心沥血。今日的国光校园,一座座教学楼、宿舍楼都是由李光前捐建,由陈嘉庚命名的,到处留下陈嘉庚、李光前当年的足迹,保存着他们的照片和书信,这些都是我校得天独厚的极为宝贵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江泽民同志对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了高度评价,他说:「陈嘉庚先生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令人敬佩,他热心办教育令人称赞、敬仰」,「他一心为祖国,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毛主席赞扬他是『华侨的旗帜,民族的光辉』,周总理称赞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是我们的国粹」,「全国人民都应该怀念他,学习他。」光前精神正是对陈嘉庚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在新时期又得到弘扬光大,光前裕后,继往开来,光前先生的哲嗣李成义昆仲秉承父志,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故乡建立芙蓉基金会,又先后捐巨资在家乡兴办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交通等公益事业,尤其是对光前学村进行规模空前的新建,扩建,使学村成为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卫生医疗于一体的文化载体。作为学村龙头的国光中学的校园面貌更是日新月异,正在大踏步地向一流学校迈进。李成义昆仲出生异国,他心怀桑梓,致力于家乡公益事业。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时,他毅然拨出巨资支持国内的建设事业,其拳拳爱国之心可见一斑。福建省人民政府为表彰李成义昆仲弘扬文教,造福桑梓的巨大贡献,特立丰碑以旌其勋。用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广大师生,用光前精神培育新人,用广大师生耳闻目睹,有切身体验的海内外乡贤的爱国爱乡事迹,进行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最富有亲切感,最形象生动也最易引起师生的共鸣,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立为本 重在建设 为了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心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创建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德育设施。我们在校园中心兴建李光前纪念堂,在纪念大厅里敬立了李光前全身铜像,悬挂着周恩来总理当年亲切接见李光前夫妇的大幅照片,李鹏总理为国光中学创办50周年的亲笔题词。纪念馆还专辟《李光前校主生平事迹展览馆》,馆内陈列着大量有关李光前生平事迹的照片和实物;介绍陈嘉庚、李光前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祖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珍贵资料,展出国光中学创办50多年来的历程和成果,以及各级领导和海内外名家颂扬陈嘉庚、李光前的书画墨宝,学生身置其中,瞻仰「一代风范,万民楷模」的崇高形象,真切地感到自己是在爱国先贤的熏陶下成长,受到了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李光前纪念堂》现已被列为南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对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加有声有色地运用光前精神培育新人,我们还组织制作了两部反映李光前爱国兴学的纪绿片:《明珠晖映芙蓉镇》、《光前裕后千秋业》。在纪念李光前百年诞辰和光前学村创办六十周年时,又协助编辑出版了《光前裕后千秋业》、《六秩兴学、百年树人》两部画册。我们还定期出版校刊《国光中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刊登校主及爱国侨亲,海外校友身居国外,心怀祖国,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介绍校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重大建树。《光前堂》 的建成开放,画册、报刊、录相资料的定期发行和播放,这些措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建了一部极为生动、丰富、形象,又富有本校特色的爱国主义教材,为本校爱国主义逐步走向系列化,规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程。每届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讲校史,讲陈嘉庚、李光前的爱国爱乡,兴学育人的精神;第一次活动就是组织参观纪念堂,从感情入手,然后逐步升华,让爱国先贤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深深地烙印在学生脑中,更加深刻地领会光前精神的真谛,激发学生立爱国之志,学建国之才。 开展活动 营造氛围
侨办学校有许多传统节庆和活动,如校庆、校主诞辰纪念日,侨建工程奠基、落成典礼,校友联谊活动等,这些节庆和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我们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根据不同节庆活动的内涵,赋予鲜明主题,探索新颖形式,积极开展活动,努力营造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从而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和感染力。金秋十月,是李光前校主诞辰纪念日,又是国光中学建校纪念日,我们举办了以「弘扬光前精神,振兴母校国光」为主题的节庆系列活动,一九九八年十月是「光前学村」创办六十周年纪念日,南安市委、市政府在学村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四海宾朋云集学村,举行纪念大会,李光前铜像揭幕仪式,国光中学艺术馆,图书馆竣工剪彩,省政府碑名立碑仪式,光前医院和美术馆落成典礼,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隆重热烈,场面感人,广大师生投身庆典活动之中,受到全方位的教育熏陶,爱国主义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节庆活动的浓热氛围中,我们又抓住契机开展以「今日我因国光而骄傲,明日国光因我而自豪」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举行华侨奖学金颁发仪式 ;组织学生缅怀校主爱国重教乐育英才的业绩;举办系统介绍校主一生奋斗历程和巨大成就的报告会。让学生懂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孕育了李光前这位企业家、慈善家和教育家,他身上具备了勤奋、诚信、质朴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因此,他才能在创业和事业发展上树立自己的风范,他的人品,道德也成为人之楷模。作为学村龙头学校的一员,不仅应感到骄傲,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校主崇高的爱国精神和优秀道德人格,不断进取,勇于创新,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奋发成才,争当合格的跨世纪接班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我们还充分发挥侨校与海外同胞有着广泛联系的特点,利用他们在民族节日还乡探亲谒祖的时机,以座谈会或报告会形式,抒发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畅谈所在国家和地区物质文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帮助学生增强对外开放的意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作为侨校,国光还有众多的海外校友,他们身居域外,却不忘校主「公毅」的校训,心怀祖国,情系母校。海外校友的联谊组织——旅港暨旅外国光校友会,在历任会长的领导下,已经成为校友社团中一支生力军。他们自觉弘扬光前精神,关心支持母校建设发展,团结鼓舞广大校友艰苦创业报效祖国。所有这些,都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国光人开拓进取的智慧源泉。我们协同校友会定期组织校友回校活动,让学生从中亲身体验老一代校友爱国爱校的高尚情怀,通过组织这些有助于形成爱国主义氛围。又富有侨校特色的节庆和活动,学生不仅增进了爱国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寓教寓乐」的浓厚的教育氛围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和启迪,并转化为爱国行动。 知行统一 参与实践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看,让学生听,让学生学,还要让学生做,培育学生的爱国行动;让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引导学生把爱国思想落实到勤奋学习、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实践中去,陈嘉庚国际学会发起在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建造首座以中国人命名的「陈嘉庚大楼」募捐活动,我们把他作为一次学习陈嘉庚精神,为中华争光的实践活动来组织,利用广播、展览、国旗下讲话向学生介绍陈嘉庚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发动学生参加募捐活动,把学习心得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次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学生会长看了有关报道后,特地给学会有关编辑部写信,赞许地说:「尤其是看了那张表现国学中学的学生踊跃地把捐款放入捐款箱场面的照片,真令人感动。」为了不断弘扬光前先生所大力提倡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校建立了《南安国光中学爱心助学工程》,倡导广大师生、校友从本校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大学。此外,我们还经常组织师生参与「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 「支援灾区」、「为福利院送温暖」等多种形式的奉献爱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关心送给别人,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升华。 选自2003年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编辑出版的【 涌泉】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