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7年校友文萃 >

读刘再复的散文诗集《告别》--黄种生(福州)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7-12-30  【字体:

严肃的告别  执着的追求
——读刘再复的散文诗集《告别》
黄种生(福州)高五组

    从青年走向中年,是人生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大转折。刘再复的散文诗集《告别》以深沉的笔调,记录了这一重要时期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灵魂的净化和升华的轨迹。我想,读过这本书的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都会从中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引起心波的共振,体味到《告别》的丰富内涵。

    告别,意味着成熟。而成熟的过程是艰辛的,甚至是痛苦的,正象累累硕果告别枝头必须经历几番风雨、几度凉热一样。作者对往昔的“反思”,一直追寻到遥远的年代。他忘不了童稚时期玩着火柴无意烧毁乡亲的菜园边那片干枯的篱笆的“罪恶”;忘不了大跃进时期“那个幽黑的夜晚”参与洗劫故乡南山上那片小松树的“罪恶”;尤其忘不了十年内乱那雨横风狂、理性哭泣的时辰由于“幼稚变成古怪的炮灰”的悔恨:

    “……我曾向无辜者呐喊,用鲜红的苍白,用神圣的荒唐。……

    “呐喊时,我不是我,不是喝过母亲洁白乳汁的我,不是有过心灵的我。……”

    然而,荒唐的呐喊留下了深沉的思索,思索的深沉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于是,他用生命再呐喊:“不要摧残他人,也不要自我摧残,为了无辜者的无辜,我宁愿把咽喉扭断!”(《我曾向无辜者呐喊》)

    无论是时代的过错,或者是个人有意和无意的过错,他的忏悔都是真诚的。他对自我的解剖都是无情的。而这种忏悔和解剖又都不是消极的。而正是这样用自己的手抚摸血痕,用自己的心咀嚼过错,在自己制造的地火和岩浆中煎烤,在苦乐掺半的挣扎中实现告别,也实现了从幼稚到成熟,从空虚到充实,从傍徨到坚定,从脆弱到坚强,从愚昧到聪明,从迷信到科学,从盲目的追随到自觉的行动。

    告别,又意味着追求,意味着旧的死灭与新的生长,即所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作者在“反思”中顿悟,在顿悟中产生出对爱的憧憬,对光明的憧憬,对真善美的憧憬:

    “……我憧憬着:在人生的中点上,能有一种神界里的坟。我可以在坟中埋葬我愿意埋葬的记忆,毁灭我愿意毁灭的性格,告别我愿意告别的一切。

    “我可以在坟的起点上,向崭新的繁荣追求,开始成熟而纯洁的人生,复杂而单纯的岁月,成年的智慧与孩子的赤诚象水乳交融的生活。……”(《憧憬》)

    作者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生命虽然正当人生的中点,他已历尽人世的风波。因而当乱世终结,天下大治,他便迅速地意识到不应该辜负这春风浩荡的季节,开始告别昨非,向往今是,追求未来,而且追求的起点显得很高。

     他珍惜一切,热爱一切,向读者倾诉着蕴含哲理的爱的心声:“当我感到无所可爱时,就会爱上死亡;当我感到爱而未尽的时候,就会留恋人生。”

    他赞美觉醒的率真,赞美向日葵那到了最后季节也不改向往光明的本性。 他觉得天涯海角,人们都在追寻着美,自己也苦苦地追寻着大自然的美,人际间的美,特别是人们的心灵之美,直至为之绞断柔肠,终于发现了在平平凡凡的胸脯里,也有星的璀璨,月的明朗,日的辉煌。

    更可贵的——

    他的追求是与天下的忧喜,民族的兴亡,祖国壮丽的河山紧紧相联的。“英雄不爱哭泣。但哭泣起来却很沉重,因为哭的常常是山川,是土地,是真理。”英雄所萦怀的,无疑也是作者所歌颂,所向往的。这类文字,在集子中随处可见。

    他的追求又不是损人利已的。他意味深长地告诫跋涉者:“为了达到前方的峰顶,有许多路。可踩着沙去,可踩着水去,可踩着霜去,可踩着雪去。但不要踩着他人的身躯去。”这无疑是追求者所必须具备的高尚品格。

    他的追求又不是对虚无缥渺的幻想的沉缅,而是挚着的、果敢的行动。

    他鼓吹不顾一切地摇着桨,冲破相叠的鲁莽的浪群,直取宝石般的海岸;
    
    他渴望象瀑布,在人们视为畏途的地方高声呐喊,坦然前行;

    他迷恋深夜的灯光,咬住每一个白天和夜晚,喜欢沉没在象挂满蓝玉石的葡萄架那样的繁忙岁月。

    这无疑是追求者成功的奥秘。

    每一个人的一生,特别是从青年步入中年的年龄段,都有所告别,有所追求。在不断的告别中成熟,在不断的追求中前进。不勇于告别,不善于追求,思想就要停滞,灵魂就要僵死,人就只能剩下一个空虚的躯壳。

    刘再复的散文诗集《告别》,抒写了严肃的告别,执着的追求,以优美的词章为“玉盘”,托出一颗赤诚的心,奉献给故乡的青年朋友,当然也是所有的青年朋友,与青年朋友作心灵的交流,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我以为,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和最大的特色。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