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7年校友文萃 >

一花一草总关情------------陈卿谋(福州)高九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7-07-05  【字体:

一花一草总关情
—— 一个梅山人对母校的深切怀念
陈卿谋 (福州) 高九组1班

06年作者与夫人张春贤校友(高9组)攝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我如此深切地怀念着我的母校国光中学,怀念那里的每一栋楼宇,每一间教室;怀念当年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同学。尽管岁月流逝,当时义气风发的中学生我如今已成退休老人;尽管因为种种缘由,我难得再回母校怀抱,但是这种怀念,却是根深蒂固的情结,沦肌浃髓,年纪愈大,愈解不脱。

    我怀念母校,因为她是我们梅山人的骄傲和希望。

    梅山人杰地灵,秀美山水的氤氲,雄浑人文的滋养,使得这里藏龙卧虎,从不乏杰出人才。但梅山又是地少人多的乡村,改革开放之前,家乡父老一年三熟的辛勤耕耘仍然无法向土地榨取到足够的食物,无奈之下,只好「过番」,背井离乡,飘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因此梅山成为著名侨乡。得益于校主李光前先生兴办国光中学,才有我们贫困的农家子弟就近求学的机会,才有如今遍布海内外的雄才俊杰,也才使得家乡更加令人幢憬和眷念。半个世纪多时光飞逝,我却至今仍困顿不止:是山清水秀、风光旖妮的梅山涂抹了国光中学的魅力色彩,还是成就斐然、硕果累累的国光中学增添了梅山的时代蕴涵。但是,毫无疑义的是,多少放牛娃因国光中学,而从山沟沟里豪情万丈地跑了出来,闯入大千世界,溶进科学殿堂,挖掘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国光中学就是他们希望之旅的起点。

    我怀念母校,因为在这座书香浓郁的学府内,我曾度过一生之中最为关键的六年。

    一九五七年秋,我由新兰村蓝园小学保送进了国光中学,开始了不尽的知识求索。虽然那一段时间,反「右」、大跃进、大炼钢铁等运动接二连三,但是国光校园内学术氛围并没有受太大影响。天天开放的图书馆,数量丰富的藏书足以满足你的饥渴;阅览室里琳琅满目的数百种书刊向你敞开外部世界宽广的胸襟。这一切,应当归功于当时校领导的高瞻远瞩,归功于大多数教师的崇高师德。到一九六三年毕业离校时我己深知,不管今后从事何种职业,国光中学六年所赋予我的对语言文字的兴趣,逻辑思维的热情,以及为人处世的道德,必将永远影响,甚至左右着我。果然,尽管在大学念了五年工科,我却选择了律师作为终身的职业,并且由于经营管理方面的学术成就而获高级经济师职称。捡点近几年愈益成熟的一篇又一篇学术论文,我岂能不由衷怀念和感激当年为我打牢根基的母校。

    我怀念母校,还因为在那花团锦簇的校园中,我得以结识一位以后成为妻子的女孩子。

    她叫张春贤,是当时国光中学大名鼎鼎的张传贤的妹妹。传贤姐因其有幸在小小年纪就进京见到毛主席而成为我幼稚心田中万分敬慕的楷模。可惜我虽与她们同年级却不同班。只是有一回,大约是初一下吧,学校组织晚会,两姐妹合作演出了一个小话剧,经旁人指点我才认识她们。遗憾的是,一直到初中毕业都没有接触的机会。机缘凑巧,高一时我与春贤分在一班,开始了三年两小无猜的同窗共读生涯。高中三年,是我基本脱离浑沌,从顽皮的农家孩子向书生转变的重要阶段。我入了团,被评为校「三好学生」、「五好团员」,作文征文屡屡获奖,这也许与身边常有一个活泼可爱、聪慧上进的小姑娘有关。

    高中毕业,我去东北求学,她在「华大」念书,五年未能见面。靠着顽强坚持的鸿雁传书,加深了了解,巩固了友谊。一直到一九六八年,毕业分配在即,我与她面临人生抉择。于是相约返回母校,借用「延平楼」二楼图书馆旁、管理员袁本希老师专用的一个小房间作为她的临时住处,开始了我们的「会谈」。当时曾撰《伟大事业记实》,其中有云:「感谢为我们让出这小天地的袁老师,在这里谈情说爱该有多么爽意。六天的接触——有误会,有解释;有共识,有争执……」。其时,仍坚守在母校的尊敬的郑守畋老师真心赞同并促成了我们的结合,不惜枉驾亲自偕春贤第一次到我的家中。漫漫人生路,我们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始终真情相爱,老而弥深。《伟大事业记实》已续至之八,那己是一九九一年我们结婚二十一周年之际了,我写道:「廿一年的爱情更新,两颗心结成牢固的保垒。忆往昔,我们不再卑微,我们没有惭愧;望未来,生活更加甜美,爱情倍加珍贵。待到金、银婚之夜,我们真情相对:盈满眼眶的是挚爱的潮水,敞开奉献的是感念的心扉!再过它一百次罢,无怨无悔!」长夜无眠,当我们幸福相拥时,不禁更怀念母校。因为我们知道,是因为有她的青山绿水、庄严校舍为我们作证;是由于有各位恩师人格和精神的真诚感召,才有我们几十年永不枯竭的爱情!

    一九九九年春节,阔别三十六年后,我和妻子又相伴来到母校。一对老人携手并肩漫步于面貌一新的校园中,是在寻觅昔日的喧腾?是在启封沉睡的记忆?!我们久久地注视着曾给我们带来欢乐,带来幸福的教室、宿舍,留下了无尽的感叹!

    一花一草总关情,母校深恩永铭心!呵,我怎么能不一生一世怀念你——我亲爱的母校,梅山人心中的丰碑!

2001年于福州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