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7年校友文萃 >

文明传统与和谐交融的美丽画卷(第一节)--张时贤(福州)高四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7-05-24  【字体:

文明传统与和谐交融的美丽画卷
——重游马来西亚纪实
张时贤(福州)高四组2班

(第一节)

    马来西亚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高原、海滨、岛屿景色迷人,城乡建筑风格各异,引人入胜。笔者有幸于时隔十年后的二○○七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再次重返旧地,游览了部分景点,感受殊深,感慨万千。所到之处,见证了现代文明和民族传统交融,大自然恩赐的青山绿水和人类辛勤栽培的果树鲜花有机地融为一体,让人真切地激荡不已的心绪唤使我拿起拙笔,扬沸起感唔的心灵去刻录游览的过程,供自己回味,亦与我的同事、朋友和学生共享。

吉隆坡市区

    吉隆坡是闻名全球的大都市之一。它不仅新建了具有现代特色和伊斯兰风格的高层建筑:吉隆坡双子星塔、吉隆坡塔等,还保留了具有历史风格和人文特色的建筑:旧市政厅、独立广场、马来西亚国家皇宫等。

    三月二十二日,风和日丽,阳光普照,我和老伴及兄妹共十人,在马来西亚国光中学校友会会长叶明才的陪同下,先后游览了马来西亚国家皇宫、吉隆坡双子星塔、吉隆坡塔、独立广场等。四月九日又在内弟叙权一家人的陪同下,游览了吉隆坡市郊的政府新行政中心—布城。

    马来西亚国家皇宫   马来西亚国家皇宫坐落于吉隆坡市中心,它原是一个中国富商的住宅,1926年出售后改建为雪兰莪苏丹的皇宫,现在则是国家元首苏丹的官邸。皇家花园会、授职仪式、招待会等,都在这里举行。

作者伉俪与卫士合影

    皇宫是不对外开放的,远眺只见一幢带有大阳台的金黄色园顶式建筑,四周是被碧绿茏葱的草坪围绕着的白色宫墙。与游客零距离的是大门两侧身穿传统制服和骑着大马的皇宫卫士。我们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选取最佳角度与他们合影留念。在穿梭如织的游客中,可以听到人们操着不同国度的语言交谈,也有不少是穿着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艶纱巾的马来西亚妇女。

    胞兄雪贤当时穿的衣是在印尼买的,居然与卫士服装十分相似,我开玩笑说:“你只要带上卫士帽,与他们几乎没有两样。你不是退休了吗?到这里应聘当卫士重新上岗吧!”他摆摆手说:“人老了,不行了,只要站半小时,就会腿软腰断了!”在一片笑声中,我们离开了皇宫去游览
隆坡双子星塔。

    吉隆坡双子星塔  吉隆坡双子星塔是马来西亚人心目中最大的骄傲。除了曾得到过世界笫一高楼的头衔外,虽然在1997年突然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差点令该工程半途而废。但是依靠马来西亚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努力,想方设法、排除万难,终于在1998年完成这项令世人惊慕的结合创新科技和回教象征体系的伟大建筑。

吉隆坡双子星塔

    两座塔各八十八层,高四百五十九•一米,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是一边是日本人建造的,另一边的建造商却是韩国人。两塔之间于四十一层与四十二层处,有一个连接的走道,据说是为了紧急逃生疏散所设置,但从实践的效果看,观光性质远胜于原始功能。因为它的高度距离地面有一百七十公尺,故而又创下另一项世界记录:最高的观景天桥!而且它还是免费参观,游客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景点。

    可惜,受“9•11”恐怖袭击后遗症的影响,游客自那事件发生之后,就只能参观最下面五层的“国油大厦商场”。“观景天桥”观不了“景”,只能当着“景”被“观”了。我们到的时候,商场大门非常气派地开着,进出的人流络绎不绝。在这里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美人都忙着购物;吃的、喝的、用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商场的布局大而不乱,分类精细明确,区域设置非常清楚,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历来不爱逛商场,便到大楼外边的广场,从不同的角度对着双子星塔拍照留念。可是由于我的摄影技术很差,没有一张能让我舒心的,更谈不上选送上网了,实属遗憾。离开吉隆坡双子塔,我们便来到吉隆坡塔。

    吉隆坡塔   吉隆坡塔位于咖啡山,是鸟瞰大都市的首选之地。421公尺的塔高,使咖啡山的海拔无形中增至515公尺,奠定了大马最高瞭望台的地位。另外,吉隆坡塔还摘下“东南亚笫一塔”的美名,它也是世界排名笫四的电讯塔。

    吉隆坡塔的塔顶分为八层:底层是紧急安全区;一层是公众瞭望台;安卡拉旋转餐厅和宴会厅分别在二和三楼;四楼是大马电讯公司的电讯站;五楼是建筑维修服务层;六楼和七楼分别是大马广播电视台广播发射站及天线塔基座。登上瞭望台,双子星塔赫然出现在眼前,而且是近距离的全貌哦!市中心的高尔夫球场披着绿衣,增添了大自然的色彩。平静的蒂蒂旺莎湖提醒游客,吉隆坡当时是靠锡矿发展起来的,这昔日的废矿湖便是历史的痕迹。市区的建筑就像乐高玩具,一块块地拼成吉隆坡版图。

作者在吉隆坡塔带“电子自助导游器”鸟瞰吉隆坡景色

吉隆坡双子星塔夜景

    更令我感兴趣的是进入瞭望台时,每人临时发的一个“电子自助导游器”,内存有瞭望吉隆坡全景的彔像和不同国家语言的解释,这不仅方便游客,也不需要导游,可以节省人力和开支。马来西亚在这方面做得很突出,连汽车加油也是驾驶员自助操作,加油量由收费者电子遥控。

    吉隆坡塔的灯日夜都会闪烁,仿佛宣告它不甘寂寞的存在。夜晚塔顶亮起灯时,宛如镶了白宝石般,一闪一闪地亮着,毫无疑问,她的璀璨是一种独特的美丽。

    马来西亚独立广场  吉隆坡既有现代化大都会的豪华气派,也不乏古色古香的迷人风韵。多元文化在这里得到合和发展,凸显了马来西亚多民族和睦共处、开拓创新的独特魅力。欣赏过双子星和吉隆坡塔的繁荣,我们贴近马来人民的历史,怀着景仰之心走进独立广场。

    独立广场位于吉隆坡的东南角,这里汇聚了马来历史和人文的浓烈气息。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国父东古阿都拉曼就在这片草地上宣布马来亚的独立。在这个广场上矗立着高达100米的世界最高的国旗旗杆。数米见方的大理石底座上,金属制作的旗杆直插空中。旗杆的上端,一面巨大的马来西亚国旗在迎风飘扬。

    独立广场对面的高等法院是独具特色的建筑,它有着闪亮的纯铜圆顶和130米高的钟塔。该建筑是英国人酷爱的摩尔式风格,又拥有东南亚北部浓郁的印度族和回族味,加上当初的建筑工人以华人为主,所以融合马来西亚三大民族的特质和精神,充分体现了多民族水乳交融的特有色彩。

布城在湖中的清真寺和相对应的首相府

作者伉俪在布城首相府前

作者伉俪与内弟叙权一家在布城

    广场的东面是马来西亚的博物馆。1997年我曾到此参观过。博物馆宁静幽暗,三层楼的建筑在喧哗的都市中守卫着这个国家的传奇故事:一楼是马来西亚的历史大演变,其中陈列了许多挖掘出来的文物和古代书籍,包括古兰经。二楼则侧重展示了马来民族和外国殖民者斗争的历史,展出的大部分都是战争用品,各式各样的武器伴随着几百年前的硝烟,安安静静地躺在收藏历史的展柜中,迎着来自古老东方的客人。也许这样的博物馆在我们国内来说,显得有些简单了,但对马来人民却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布城  四月八日下午,内弟叙权驾车带我们游览马来西亚直辖区—布城。布城位于吉隆坡市与吉隆坡雪邦国际机场之间,相距两地各约四十公里。当我们进入布城时,只见公路两旁各色各样的路灯展现独特的造型。叙权说,如果晚上来游览,这里闪烁的各种彩色绚丽的灯光,会让你心醉神迷,使你觉得仿佛是进入仙界幻境。

    整个布城面积广阔,山林起伏,宏伟壮观,其中70%是青翠葱郁地带,红花绿叶相映,环境清幽宜人。这里既有传统风格的伊斯兰圆顶建筑,即有别具一格绿色首相府和坐落于湖上的粉红水上清真寺遥相对应,也有造型具有现代派风格的楼宇、桥梁和湖区。正因为这样,布城才有“花园之城”的美誉。它是马来西亚计划中的新行政首都,经过六年的规划建设,现已是颇具规模的一座现代化新兴城市,也成为马来西亚最新的一处旅游热点。马首相署和政府各部己搬入布市办公,住宅区、商业区、文化、体育和休闲设施及市政交通体系皆己基本配套。

    据说在布城的旁边还要再建一座新城—赛城,意指“网络之城”,这两座城市将是马来西亚的“双城”。双城所涵盖的宽50公里,长15公里的地区将成为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马来西亚经济幷不很发达,却充满雄心壮志,他们曾建成傲视全球的最高建筑“双塔”,现在连未来城市也要演出数码版的“双城”记,这个国家的拼劲和远见,让我肃然起敬,我坚信她一定会取得成功!

槟城市

    槟城是马来西亚第三大城市,素有“东方花园”之称,是全马来西亚保存有最多传统的地方。由于岛上曾遍植槟榔树而有“槟榔屿”之称。蓝天碧海,绿野青山,古意盎然,情调浪漫,处处都洋溢悠闲的槟城,仿佛搜蒐集人间美好的一切。五十年代初我曾多次到此游览,1953年底又是由此地启程回国的,如今故地重游,感到特别兴奋!

    槟威大桥   从威省的大山脚出发,汽车沿着高速公路往槟城市方向奔驰。不久,一座连接威省和槟城市的跨海大桥—槟威大桥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激动万分,因为五十年代初我三次到槟城都是坐轮渡的,这次可以坐直通车了。

    槟威大桥于1979年开始兴建,1985年建成通车。大桥跨越海峡,把海峡两岸的槟榔屿与马来半岛的威斯利省连接起来,所以称为槟威大桥。大桥长8320米,连引桥长达13•5公里,据说为世界笫三大桥,桥下可通万吨巨轮。

    当汽车从桥上驶过时,我放眼两边是广阔无际的海洋,那颗因兴奋而收紧的心也随着视野的扩展立刻开朗起来。基于日光不同角度的照射,海水的色彩时而蓝色一片,时而添上几分翠绿,变幻无穷。海中尚有几个树影婆娑的小岛丰富了整体的景观。我们看到工人们顶着烈日在大桥的两边修建护栏,据说是为了维护车辆和人身的安全。作为一个在大马出生的中国人,我也为大马建设的飞跃发展感到无比的自豪。

    极乐寺  重游槟城,我最先想到的是极乐寺,原因有二:首先是槟城的极乐寺早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来槟城如果错过了游极乐寺,就不算来过槟城。因此,槟城旅游界流传这样一句话:“来槟城旅游,必到极乐寺。”第二,槟城的极乐寺与福州鼓山的涌泉寺存在着历史的渊源。

    极乐寺殿堂的整体安排格局,不拘传统。它依山据势而建,占地30余亩,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钟鼓楼、斋堂、五方佛殿和万佛宝塔。2002年,又在原主体建筑的后山上,建了高30米的青铜观音菩萨圣像。


作者伉俪与兄弟妹、嫂、弟媳与妹夫在极乐寺留影

    万佛宝塔是极乐寺的象征,也是槟城的地方标志。塔共九层,设计揉合了中国式、泰式和缅甸式佛像的特征,是南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巧妙结合,也体现了马来西亚佛教本土化的特点。

    槟城极乐寺与福州鼓山涌泉寺的渊源在于:它是福州鼓山涌泉寺的下院。清朝时,由涌泉寺妙莲方丈赴南洋开山创建。

    据介绍,妙莲和尚于1885云游南洋,弘法化缘途经槟城。因敬其懿德善行,当地华侨领袖礼请妙莲和尚。两年后他出任当时的广福宫即今观音亭的主持。妙莲和尚因感当地侨民甚有佛缘,认为佛教在槟城大有可为,但观音亭在闹市区不便扩大,便四处勘察,择定宝地鹤山,另谋发展。一分一厘,集腋成裘,一砖一瓦,聚沙成塔,苦心孤诣,筚路蓝缕,经15载风风雨雨,终于1905年大功告成。   

    我们一行十四人,游览了极乐寺各个景点,在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有的人无欲无求地烧香敬佛,有的人虔诚跪拜祈祷家人平安,世道太平。在此游览,我亲眼目睹江南佛教在中国佛教向海外弘传方面所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拍照留念后我们便乘车到升旗山游览。

    升旗山  五十五年前,当我还是个年轻小伙子时,曾匆匆游览过升旗山,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坐缆车登山。今天,当我进入古稀之年,故地重游,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升旗山海拔830公尺,是槟城的最顶峰。山间的气候凉爽宜人,是槟城的避暑胜地。由于昔日英国高官多居于此,山下士兵用旗语传递重要信息,此乃升旗山之由来。

    升旗山拥有一个亚洲最早的瑞士制造的缆索铁道系统,再加上一座小型的缆车的系统,使得游客们自1923年起,就能轻易地上下升旗山。

上下升旗山的缆车

    我们每人只花了四元马币(相当于人民币八元)的车票,便进入明亮的、有空调的缆车候车室。不久,一辆崭新的红白两色的缆车缓缓地驶进站台。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有序地登上缆车。上山的缆车,缓慢地经过陡峭的山坡。铁道两旁长满松脂植物,沿途绿荫重重,水声淙淙,气温渐低,凉意开始袭人。从车窗向外望去,一路上可以观赏到造型各异的美丽别墅。在半山腰,我们转乘另一缆车,继续往山上爬行。忽然,车厢传来一阵阵欢快的叫声:“Monkey!Monkey!”我立刻向窗外看去,只见一群猴子在树上嬉戏,引来游客好奇的目光和惊喜的赞叹。经过四十五分钟的行驶,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

    走出缆车,一阵凉风吹来,空阔的四野,使人的心变得轻灵空逸和澄明。我们站在山顶山凭栏远眺,许多殖民时期遗留下的别墅和坐落在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相互掩映。再往前看,山脚下的槟城市、跨海的槟威大桥、对岸的威省和更远的中山山脉,都一一收入眼帘,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沿着山路信步走上一处山坡,我在一棵大树的长凳上坐下,陪伴我的有飘香的小花、舒展的小草和翩然的蝴蝶。我召唤老伴过来,在这异国美景中拍照留念,将幸福时光凝固成永桓。


作者伉俪在槟城升期山

    边采撷美景边往前走,不经意间发现有一辆缆车展出现在我们面前,仔细一看,原来它是1923年开始运行的木制缆车,现已进入“历史博物馆”,但它见证了升旗山缆车的历史。我与雪贤兄登上缆车,把它所经历的风雨沧桑摄入我们的镜头。


作者与雪贤兄在1923年的旧览车上(槟城升旗山)

    沿着似乎没有尽头的山路继续往前走,我们踏着一级又一级的石阶,一路小喘地爬到山顶上,一座具有古老的印度建筑风格,线条灵动优美的印度庙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高大的庙门上方竖立着一个十多米高,由鲜艶浮雕组成的“金字塔”,印度教中大名鼎鼎的湿婆男神、最高地位的毗湿奴神及造型各异、婀娜多恣的其他男神和女神们,还有大象和猴子等动物神或坐或站于塔上,精美绝伦,壮观瑰丽。袒露上身的印度僧人和穿着纱丽的印度女人,对我们的到来都报以微笑,表示欢迎。

    忽然,我听到雪贤兄急切呼喊我,只见他在庙前十几米处用胸膛堵着一门大炮的炮口,见我快步走过来,高兴地大声喊道:“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幷要我为他留住这历史性的时刻。我再三解释背光不能拍,在他坚持下我只好遵命了。随后,我笑着对他说:“你在吉隆坡当不了皇家卫士,就想到升旗山来当‘黄继光式’的英雄吗?!”在旁的妹妹们都笑了,真是地地道道的“老顽童”。

    由于行程安排很紧,我们走马观花般匆匆忙忙游览了其他景点后,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升旗山,到市内去品尝具有特色风味的美食了。……

------未完待续------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