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至2009年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信息传递 > 2007年至2009年 >

蓉中村里的文化人 [信息传递]

上传时间: 2009-08-01  【字体:

蓉中村里的文化人
──访《万姓考古七字联》作者吴步长
梅山乡讯社    共心

    福建省南安梅山蓉中村,这是一方充满活力的天地,钟灵毓秀,卧虎藏龙,不愧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型社会主义新农村。最近笔者慕名拜访该村二组凤山寨一位年近花甲、痴心于万姓考古的吴步长村民,拜读他用十多年时间搜集、查证并精心编着的《万姓考古七字联》手稿。敬仰之余,无限震惊。这是吴先生后半生的心血力作,他把56个民族历代姓氏近万个,按楹联格式,以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为主题,精心而巧妙地编撰成近千副对联,包括单姓、复姓、多字姓(最多为七字姓),每副对联14个字,字字都是姓氏名,对每个姓氏的渊源、典故又作简洁而生动的注述。(参阅附录)

    全书40余万字,把分散在几百本书籍中的中华姓氏数据,经反复比对,查证后集成一册,方便阅读。又以楹联形式编写,琅琅上口,好读好记,真不愧是一本内涵丰富、别具一格、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丛书。其笃于情志,钟于姓考之举,令人赞叹。他呕心沥血叩响民族文化又一串幽雅、古朴的音符,是那么清新、深远而凝重。正如他编后诗所云:沥血呕心姓氏联/神州国粹喜新篇/行间字里皆典故/历史奇观跃眼前。遗憾的是手稿尘封已久,无力付梓,令人痛惜不已。他真诚地告诉笔者,期盼有识之士共同合作出版,让它为中华文化奉献一分力量。

    我相信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因为他有幸是著名文化村蓉中村的一员,他的成就证明了蓉中村文化底蕴的深厚,是文化村的宝贵财富,一定会得到重视的。为了让大家先睹为快,我选录吴先生一副姓氏联于后:

    秦晋能和乐为偶 
   朱陈会合喜成双

    (一)楹联立意:春秋时,秦晋世结婚姻,后人把两姓联婚称为秦晋之好,和谐快乐的佳偶。朱陈乃古村名。白居易《朱陈村》诗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后人作为两姓联姻之代称也。……

    (二)姓氏注解
   
──出自嬴姓。春秋鲁有秦邑(今河南范县南)其士大夫以邑为秦氏,其后以秦姓传世。
    ──周武王有子被成王封于唐(今山西冀城西)称唐叔虞,其子燮父嗣封,迁于晋水(今山西太原附近)称晋侯,其后以国为晋氏。能nai(第四声)  ──春秋楚为熊姓、楚熊挚之后因避难改姓能氏。唐代有能延寿。后来,姓能nai(第四声)的多读为能neng(第二声)氏。
    ──尧时有羲和之职,为掌天地之官、和仲、和叔居此职因官为和氏。北魏改鲜卑族素和氏为和氏。
    le  ──为春秋善相马者伯乐之后为乐氏。
    ──汉代有为民者。
    ──明代有偶桓者。

    ──宋微子之后。宋亡、其族奔砀(今安徽砀山)改姓朱氏。出自曹姓。春秋有邾国(今山东邹城境)其族以国为邾氏,后去邑为朱氏。
    ──出自妫姓。周武王封舜之后裔胡公满于陈(今河南开封东)春秋末亡于楚,因国为陈氏。又北魏改鲜卑族侯莫陈氏为陈氏。
    ──出自 u姓。郐氏省邑为会氏。又古帝陆终之子会人(又作会乙)之后,以祖名为会氏。
    ──春秋宋左师向戌食采于合称合左师,因邑为合氏。
    ──狄族姓氏。又夏代有施国为喜姓。
    ──春秋楚王若敖有子名成虎,其后以其名为成氏。
    ──有封于双蒙城者(今地不详),其后为双氏。

    (三)姓氏故事:(略)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