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4年校友文萃 >

悠悠芙蓉情----------------黄种生(福州)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6-11-18  【字体:

悠悠芙蓉情
黄种生 (福州) 高五组1班


黄种生校友摄于《福建日报》总编辑室

黄种生校友简介

    黄种生,男,(1940—) 福建南安人。《福建日报》原总编辑、高级编辑,福建省新闻记者协会副主席,省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省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喜评论,好摄影。在连续三届的全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有四篇文章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察潮流顺民心天下定》获1997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摄影作品—―江泽民总书记《鲤城试箫喜升平》获中国新闻总编辑摄影奖。自1994年10月1日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每当春天的脚步声悄悄传来的时候,案头叠起的贺年卡便一天高似一天。有亲人的,也有朋友的;有国内的,也有海外的。那一幅幅构图精美的画面,一道道别出心裁的题词,寄托着绵绵的相思,殷殷的祝愿,蕴含着醉人的亲情、友情与爱情。

    这些年来,最令我注目而难忘的一枚贺年卡,是在画面的右上角有一节碧绿肥厚的龙尾阑,尾端绽开着粉红色的喇叭花,花中吐出一行意味深长的话语:「无论我伸向何方,都不会捨弃绿色的根基。」我默唸着、思索着:根基,绿色的根基,谁能离开自己的根基?

    父母,是痴儿娇女的绿色根基;
    母校,是莘莘学子的绿色根基;
    百姓,是政府官员的绿色根基;
    祖国,是海外游子的绿色根基。

    这根基的内涵,也许是故乡村头的一棵古树,庭前井中的一瓢泉水;也许是街头巷尾风味独特的小吃,田边地角刚刚摘取的菜蔬;也许是一曲乡音,一段戏文,一则老人口中的传说,一声慈母盼望早归的叮咛,一缕童年时代遥远的记忆 —― 无论是甜蜜的,还是苦涩的。它时时撩拨着万千游子连绵不断的乡愁和依依难 舍的乡恋。

    而我的母校 —― 南安国光中学,留给我的记忆,则是那红墙绿瓦、宫殿式建筑的巍巍新华楼,那令人梦萦魂牵,思绪联翩的梅山秀色、蓉溪夜景。当年受教于梅山山麓,击水于芙蓉溪中,「笔战」于新华楼前的情景,师长諄諄教诲的音容笑貌,学友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和纯真无邪的稚气童心,无不时时涌现于脑海,匯聚于心头。母校在我们长身体、长知识的青少年时代,为我们提供了阳光、雨露和土壤,正是赋予我们生命原色的根基。今天,我们能夠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做一点事,都得益于母校的抚育,师长的教诲,学友的砌磋,尤其是校主精神的熏陶。无论当年是好学生还是「野孩子」,无论走向何方,哪怕是天涯海角,都不会忘记,也不应该忘记这绿色的根基。

    在遥远的记意中,当年我和我的几位好友,想来都是应该划入「野孩子」之列的。几个人读书在一起,玩耍在一起,自己掏钱买球组织篮球 队,还仿照武侠小说的人物,借用「松竹梅,岁寒三友」的古语,结为「松竹友」文社,恃才傲物,独立不倚。这在「左」思潮渐起的年代,自然难为世俗之所容,不免要遭莫名其妙之「厄运」,导致「松竹友」文社被指为「生活小集团」。几位同学中,有的竟因此而导致升学受影响。「文革」之后,这件事泄露了出来,好友们愤愤不平,有的就致书学校当局要求「平反」。我倒不甚在意,不去过问档案里是否有个「小尾巴」,总觉得即使留有「小尾巴」,也无法阻挡自己前进的步代,而且时过境迁,何妨让它随着时光飘逝!

    出乎意料的是,「文革」后的母校当局对此十分重视。他们认真调查甄别,郑重其事地给几位好友所在的单位发出信函,推倒了强加在「野孩子」们头上的不实之词,还「野孩子」们以纯真的本来面貌。有一次,我路过泉州看望岳父、岳母。事后听说,我刚刚离开,当年的班主任老师就找到两位老人的住处,希望向我说明这件事并非他之所为。我想,在那个年代,给孩子们留个「小尾巴」、「小辫子」,是常有的事,实在不足为奇。要说错,那是时代的错误,无论如何不应该责怪哪一位当事人。而在班主任老师心中却久久惦记着这件事,想方设法要把当时的内情告诉我,这就不能不令我深受感动。同时,也为这么一件小事让老师多年牵掛而感到内疚。

    不管怎么说,中学时代那一段短暂的生活,留给我的大都将是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当年,我为什么不在家乡附近的中学读书,而跑到离家一百多里外的国光中学就读呢?众所周知,国光中学是一所侨办的私立学校。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创办了集美学村、厦门大学。而他的女婿李光前,则创办了国专小学、国光中学。国光不仅学校环境好,教学设备比较齐全,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而且由于光前先生的资助学费比当时的公立学校或其他私立学校便宜。我是一个出身农家的穷孩子,自然而然便选择了国光中学。我在国光六年,修完初中、高中学业,然后考进厦门大学。

    我的妻子也是国光、集美的校友。我们的两个儿子、一个媳妇,也都是毕业于厦门大学。我们这一家,似乎与厦大、国光的缘份特别深,因而也特别感念陈嘉庚、李光前两位校主,以及他们家族中继续为人类教育事业作贡献的后人。据说,目前李氏基金不仅每年斥资赞助不同肤色的可造之才到世界名牌学校深造,而且每年固定拨款数百万元支持国光培育各类人才。应当说,没有陈嘉庚、李光前先生,就没有厦门大学和国光中学。而李氏后人的慷慨 捐赠,必将继续推动厦门大学、国光中学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显然,陈嘉庚、李光前及其后裔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而且不断发扬光大、至今依然放射着绚丽的异彩。

    我曾经拜读过陈嘉庚先生这位爱国老人的著作—―《南侨回忆录》及其生平事迹的有关资料,深深为他那种忧国忧民、竭诚报效的崇高精神所感动。嘉庚先生长期侨居海外,而心却始终与故国家园、同胞手足连结在一起。嘉庚先生深知,祖国强盛、海外侨胞才能挺起腰杆与世人平起平坐,合法权益才有保障,也才能做到报国有门,投资有路,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嘉庚先生兴学、投资、抗敌、救灾,花费千百万元而毫不吝惜。嘉庚先生说过;「凡事只要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依归,个人成败应在所不惜。」直至临终,还立下遗属:「人迟早总有一死,最要紧的是国家前 途。」正是出于这种对故国、家园深切的热爱,嘉庚先生一方面常常为 旧社会祖国和同胞蒙受的屈辱与苦难忧形于色,对腐败无能、殃国殃民的统绐者深恶痛绝。而另一方面,嘉庚先生对民族的复兴,对祖国的繁荣富强,对人民的光明前途,又始终充满信心。早在创办厦门大学之初,他就著文热情洋溢地表示:「民心未死,国脉尚存,四万人民的中华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抒发了「教育救国」的豪情壮志,嘉庚先生的亲属与后人,继承和发扬嘉庚先生的这一精神,其爱婿李光前先生,就是爱国爱乡、竭诚报效的又一典范。

    记得李光前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国光中学建校50周年之际,我们旅居福州市的国光校友发起编辑大型纪念画册,在编制画册的过程中,我又一次强烈地感受到国光母校强大的向心力。又一次得到了光前先生高尚人格和伟大精神的熏陶。那次编制大型纪念画册,使我对光前先生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切的了解。光前先生作为举世闻名的大实业家、银行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实业界、金融界、教育界所创下的业绩,固然令世人钦仰,但是,我以为留给后代更为宝贵的财富,是光前先生的高尚人格,是光前先生的義举仁风,是光前先生博爱人类的赤子之心和挚爱故国的深沉之情。

    四海之内亿万富翁何止万千,如光前先生节俭自奉、胸怀仁心者能有几人?自古以来,金钱时而被捧到天上,时而被踩在地下,或视之为万能之物,或斥之为万恶之源,如光前先生既善于聚财生财又善于支配钱财者又有几人?光前先生从不挣穷人的钱,挣了钱便用于扶危济困,赈灾 兴学。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光前先生不惜捐献巨款,直至曲衣缩食,卖掉坐车。什么叫无私奉献?这就是无私奉献 !当我读到光前先生不吸烟、不饮酒、不做寿 ,无任何不良嗜好,一生18次捐献血液,直至花甲之年仍在捐血救人的事迹时;当我读到光前先生1965年回国治病,上海十位中西名医为之会诊,发现这位亿万富翁竟然营养不良的叙述时,止不住热泪盈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终于明白,何以光前先生病体好转而新(加坡)马(来西亚)欢腾,光前先生溘然长逝而万众同悲。

    雲山苍苍,江水茫茫,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光前先生热爱桑梓、报效故国、造福人类的功德福泽,真如高山永在,江水长流。
厦门大学、国光中学,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千千万万学子的绿色根基。陈嘉庚精神、李光前精神就是浇灌这片绿色根基的清泉。怀念绿色的根基,岂能不深切怀念为创办厦门大学、国光中学而嘔心沥血的嘉庚先生、光前先生!

    自然界的花朵,离开绿色的根基就要枯萎。人类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离开了自己绿色的根基,忘却或 舍弃自己绿色的根基,就会失去成长的源泉、奋斗的力量,就得不到胜利的欢欣、挫折的慰藉。因此,花朵凋落的时候,宁愿化为多情的春泥,培育绿色的根基。人们生生死死,无不眷恋自己绿色的根基,即使化成了灰也要回归摇篮滴血的故土。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每逢春节来临之际,人们哪怕远在异国他乡,也不辞舟车辗转的劳累,风尘仆仆地赶回父母之邦;为什么会出现这永不熄灭的「寻根热」,无法遏止的「探亲潮」;为什么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身处何方的校友,一旦相逢谈起母校的旧事,都会感到无比的亲热,禁不住激起追寻当年崢嵘岁月、追思校主辉煌业绩的炽热之情。

    我愿与我校友、与我同胞一起,真诚地为自己绿色的根基奉献一捧沃土,一瓣心香,一分绵薄的力量。愿海内外学兄学弟学姐学妹怀着对陈嘉庚、李光前先生无限敬仰之情和对国光母校辛勤培育的感激之心,手拉手、心连心,自觉弘扬陈嘉庚、李光前先生的精神,继承陈嘉庚、李光前先生的遗志,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奋发进取,为母校争光,为祖国效命,为人类造福。

    选自2002年香港校友会编辑出版之《思源》一书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