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沉甸甸的话题说起----陈小阔(南安)初中81届【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7-01-14 【字体:
大 中 小】
从一个沉甸甸的话题说起 ——水彩画《山村寄宿生》创作有感 陈小阔 (南安) 初中81届
许多年啦,在我的潜意识中隐约有这样的念头,想画些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表现那些生活清寒而又任劳任怨的老师们,或是那些为实现理想如饥似渴的莘莘学子,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校园里的一切给我的感触太深太深了,生长于教师家庭的我,从小就耳濡目染父辈对事业的执着和艰辛,受其影响,自己也经受了从学生到教师的洗礼,切身的体验使我对校园生活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太熟悉、太了解的缘故,反倒无从下笔,难以概括其中的酸、甜、苦、辣……
现在,我又戏剧性地演绎成了山区乡镇干部,因工作关系,我经常出入于中小学校,面对山区艰苦的环境和滞后的学习、生活条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一遍又一遍地把思绪进行梳理,一个揪人心扉的画面在我脑海里渐渐清晰、定格:一盒蒸饭、一罐咸菜、一杯开水。多么似曾相识的一幕呵!也许它早已成为有过寄宿经历的人们记忆中的往事。而现实中,这便是正在成长的某些山区学生的一日三餐,或着可以说是他们一星期、一个月、一学年乃至整个寄宿生活的总菜谱。
《山村寄宿生》这简单直接的取材,似乎是我苦思冥想中的一个情结。为了作画方便,我采用水彩画,可是真正创作的过程,心手却不轻松,画中一排排看上去破旧又洗刷得干净的餐桌旁,挤满了在用餐的学生,餐桌上疏密有致摆放的各种瓶瓶罐罐与神态各异的人物产生了一种韵律节奏,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山区小孩身上那种大红、大绿、大蓝、大紫的装束,成了画面色彩的主调,两扇窗户透进的光线,划破灰暗背景中压抑、沉闷的气氛。为了深化主题,我着重刻画那些天真朴实的女生形象,据说以前在边远山区,许多女孩子往往因为兄弟姐妹较多和家境贫困等原因,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的只念几年书就辍学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或早早嫁人。现在,她们能有机会上学,说明人们的观念在转变,社会在进步。他们小小年纪就学会自立,天冷了,就添上妈妈给他们准备的寒衣;饭淡了,就佐些自家腌制的咸菜,加块山里特产的地瓜;口渴了,就喝杯开水。
为了学业,为了走出大山,为了母亲的微笑,他们正努力着。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教育优先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相信孩子们会一路走好。 (作者注:欣喜的是,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现在我取材的地方已被拆除,代之的是一座宽敞明亮的食堂,这些孩子也得到政府“膳食补助工程”的补助。)
 水彩画《山村寄宿生》
|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