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6年校友文萃 >

当代李清照――蔡丽双------潘金山(香港)高十一组2班【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6-12-11  【字体:

当代李清照――蔡丽双  
  潘金山 (香港) 高十一组2班 

    我从小就爱好诗词,经常幻想:要是唐宋大诗人能活到现在,不断挥洒自如地向人们散发雄浑悠雅的诗篇,这世界该有多好。几十年来,我一直留意,有没有类似的诗人,或许是我孤陋寡闻,或许是历史的扭曲,可总没发现,幸运的是,一次偶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才子,闽南乡亲,当代的李清照――蔡丽双博士。

    那是在香港文化界庆祝国庆56周年的晚会上,我有幸获得蔡博士向大家赠送的两本书,一本是自由诗<<署光>>,一本是律诗、词、对联――<<古韵新声>>。看了这两本书,我感到小时候幻想中的诗人出现了,我仿佛看到李清照再世,这世界也更美好起来。

    让我们摘录她的几段诗词,欣赏那无穷的诗意:

成长》
 走在故乡的小路
 ……
放飞碧空的风筝
拽出童年仰望的目光
少女的情怀
又被蝉声唱响

多梦的小心灵
一路寻寻觅觅
踏踏实实
前行

《相见欢•春游》
轻舟剪破清流,
喜春游,
两岸桃红柳绿鸟啁啾。

山光美,
波光烁,
意悠悠,
难得新歌一曲滑娇柔。

《红缨枪》
……
只因, 曾甜滋滋于
小学老师
叫我示范且领队
舞出飒爽英姿
……。

    让我们也来欣赏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几段诗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鴎鹭。

《永遇乐》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

    看了这一串串俊俏的诗词,令人感到,两人的作品何等的相似!  

    蔡丽双小姐和李清照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两人从小天资聪明,又受到良好的教育,儿时生活都幸福快乐。活泼的诗句“误入藕花深处”和“舞出飒爽英姿”是她们少女时期天真烂漫、风华正茂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很年轻时已是天下有名的女才子,在宋代,连报纸都没有,各种文化信息只能靠传抄传颂和印书来传播,可李清照十八岁时已经誉满天下,她的作品人人争阅,她又是个女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女人的地位低下,如果不是有极高的文学才华,她要达到那样高的知名度是不可想象的。李清照后来恰逢战乱,中年又丧夫,生活凄凉,其诗词也更“婉约”了。

    蔡丽双小姐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阳光灿烂的环境中度过的,后来定居香港。她好诗文,精书法,善体操,爱武术,擅舞剑,生活幸福。

    蔡丽双小姐有博士学位, 担任和兼任了香港文学报等十几个文化刊物的主要职务, 她有极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广阔的社会視野,有火热的创作激情,有娴熟的创作技巧,她又有爱国爱乡的创作源泉,从2001年以来的短短5年中,她著有二十七部诗文集,主编专集十四部。文艺评论家对她的评论专集六部。她的文学作品发表在海内外百余家报刊杂志,被收入数十部选集,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等十多种国家的文字,获得许多国际勋章和奖励。在香港各公共图书馆的文学书架上,有她的作品一大叠,非常醒目。她年纪这样轻,就出了这么多意气风发,光彩照人的作品,足以体现她才华横溢,功底深厚。

    蔡丽双小姐的诗文,犹如春风甘泉,滋润了香港的文坛,她带来了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特别可贵的是她带来了罕有的李清照的文风,在商潮如海,重利轻文的今天,她的文风能如此完整地保存中国文学的精华,使我们感受到千年前纯朴天真,斯文幽默,含蓄高雅的传统,再现了李清照的气质和风貌,以至于减少了人们对于李清照部分作品失传的感叹。蔡丽双小姐的作品可以说是“天籁亮丽的爱心”,现在,她青春焕发笔锋正键,我们祝愿她创作更多的传世之作。

    我是福建人,如果有人问我,做为福建人,你最值的骄傲和自豪的是什么?我会很快回答:“福建有民族英雄林则徐、郑成功,有归侨名将叶飞,爱国侨领陈家庚,慈善家李光前,扶贫模范归侨黄仲咸,当代的李清照――蔡丽双博士” 。

2006年3月5日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