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医患情怀——访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苏智军【校友风采】
上传时间: 2018-12-11 【字体:
大 中 小】
苏智军院长系国光中学高中80届校友
三十载医患情怀 ——访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苏智军 转载自:《中国职工教育》/ 记者傅乔成 通讯员陈辰酉
▲苏智军院长(左)向记者畅谈他真诚服务患者的心路历程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职责。记者在闽南地区采访时,有位工会干部讲述泉州有位医务工作者为治病救人尽职尽责,在医术上锐意进取,今年5月被福建省总工会授予 “省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苏智军。近日,记者慕名来到泉州市第一医院采访,他向记者畅谈三十年来真诚服务患者的心路历程。
苏智军是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感染病学及肝病学学科带头人之一。在30 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坚守“救死扶伤”为己任,真诚为患者服务,加深医患情怀, 从一名普通医师成长为感染病学专家。他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卫生部、省、市科研课题20 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 200多篇,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项,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他本人还先后被评选为省卫生系统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第五届省青年科技奖、省科协先进工作者、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第三届市十大杰出青年、市优秀拔尖人才等。
记者:作为医生,你是如何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 苏智军:我父亲在老家南安康美卫生院当医生,农村开展合作医疗,他经常辗转在各个村诊所或背着药箱到病人家看病。我从小就耳闻目睹农村医生的工作状态。那时候,村民来找我父亲看病不需付钱。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凡是村民来看病,我父亲都认真为他们诊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土方子,那就是把冲泡过的茶叶放在一个陶瓷罐子里让它发酵,然后用它为患者治疗臭脚病,我经常帮家里做这个土方子。小时候,我也经常帮助我父亲洗洗针筒等杂事。我切身感受到农村缺医少药的困境。我父亲总是尽其所能帮助患者。从中让我体会到:“当一名医生,就要有博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基本职责,不管患者身份地位如何,医生要始终抱着一颗真诚的心治病救人。医生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 的,不要抱着发大财的想法从医。” 我中学毕业就报考福建医学院,当年大学老师传授的行医理念和价值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教导我们如何治好病,如何减轻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这都是每个行医者必须具备的理念和价值观。1985 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泉州市第一医院工作。先在医院小儿科工作了近一年,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医院安排我到传染病科工作。在传染病科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后,派我到上海进修,参加了全国第八届传染病科医师培训班,进修了一年。我在上海进修的期间,当时上海甲肝大流行。医院动员我们这些进修人员春节期间留在上海帮忙,那一年春节我就留在上海的医院,战斗在医治甲肝患者的第一线。 当时泉州市第一医院传染病科正处于转型阶段,发展前景不明朗,在学科中处于 边缘化的境地。我进修的时候,对这个专业有点迷茫。进修回来后,我想既然进修了传染病学专业,我就得把这个学科的工作做好。毕竟还有这方面的病人,需要有医生去为他们看病,而且这个科室是医院的传统老牌科室,在省里有一定的知名度。传染病,民间说法是“穷人病”。传染病科医生收入不高,加上“传染”两字,所以难以找对象,很多人不愿意做传染病科医生。医院的传染病科室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新进医生。我既然选择了在传染病科室当医生,就要履行好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责。在工作中, 我尽量为患者着想,减轻他们的病痛和负担。治疗一个重症病人比治疗十个普通病人辛苦多了。当一线医生时,我把病人的病历病情记在心中,遇到重症的病人,我一天至少查看病人4次。有两位患了重症肝炎的男青年来我们科室治疗,鉴于病情的严重,我帮助他们从上海请来专家进行会诊,还帮患 者家属联系了医药公司寄来专用的药物。同时,我认真地记录这两位患者的病情,告诉患者在吃药、饮食等方面要注意哪些事项; 并结合病人的病情,跟专家探讨要对病人实施的治疗方案。付出即意味着收获,病人病情好转了,我们收获了病人及家属发自内心充满感激的微笑,同时我们也增长了才识,这是为医的最大快乐。我记得,一位漳州的中学生肝脾肿大、蛋白尿患者,在当地几家医院均诊断为由病毒引起的肝硬化,还施行了脾脏切除手术,花了上万元医疗费,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严重。后来慕名来到我们医院就诊,我详 细了解其病史,察看他的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2天后,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s病)”,我建议患者转到上级专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患者家属紧紧握着我的手,感激地说道:“要是早来就好了。”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必须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技术水平,竭尽全力治病救人, 脚踏实地做好临床工作,我认真写病历, 勤于搞科研和做经验总结,写了多篇专业论文,因此我晋升速度比别人快。我在传染病科室工作了七年之后,才有新的医生进来。目前,传染病科室共有13位医生, 61张病床,每年门诊病人有5万人、出院病人有2200人,最近五年来拿到了各级科研课题共计15个,发表文章有120多篇,其中 在国外发表了3篇文章,拿到了1个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今年,该科室还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课题,这是泉州市卫生系统零的突破。
记者:作为院长,你如何缓解群众看病的难题? 苏智军:我就任院长后,为了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采取如下措施: 加强门诊工作,推行节假日门诊,多派一些医生看门诊,还设立自助预约、挂号,让群众看病处在公开公平的环境,方便患者看病。对科室实行院、科两级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用医疗管理方面的指标来进行衡量。指标是按照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制定,从患者利益出发,把指标融合到医院管理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通过绩效考核,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多为患者提供服务。 制定规章制度,督促医务人员兑现对患者的承诺。同时抓紧把城东新院的病床和门诊开放,城东新院1000张病床全部投入使用,使用率达95%以上。去年,全院门诊人数13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出院人数6.6万人次,同比增长22.2%;药品费用比例45.5%,同比下降2%;患者满意度 84.89%,同比增长4.08%。 加强制度建设。要求医生,在为患者看病的时候,既要看到病也要看到人,要因人因病施治。提高医疗效率,减轻患者负担。同时,医院与社会慈善机构合作,设立爱心基金,碰到经济困难的患者,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费资助。在医药费上,能够减免的尽量减免。医院还建立了基本的医疗抢救制度,遇到病危的患者,医院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以救人为先。如,前年有一位重庆籍外来务工人员患血管病,到我们医院诊治,主治医生反映这位病人需要做介入治疗手术,需要花几万元的医疗费,病人可能担负不起高昂费用,如果不做手术,病人随时有生命的危险。我们经过认真讨论后认为,公立医院首先要以救人为主,我们不仅要救他,而且要为病人节 省医疗费用。经过多方努力,将这位外来务工人员治愈。
记者:医患关系成为社会一大问题, 你认为要如何化解这个问题? 苏智军:我担任院长以来,加强医院医德医风教育,推进医患关系和谐。如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岗前培训和定期医德医风考核。一些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良好,受到群众好评,医院就把这些医务人员作为典型加强宣传,提供正能量,从而引导广大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医院组织评选“十佳医务员工”,已经连续评了两年,很多业务技术和医德医风好的一线医生和护士被评选为“十佳医务员工”。 医院还通过开展义诊活动提升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2年多来,共下乡近40次,派出义诊人员1000多人次,服务基层群众2万多人次。 当前,存在医疗费用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期望值也高,这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之 一。医学的快速发展,加上医院使用的很多医疗设备都是进口的,也催生了医疗费用高。随 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致使人的压力增大、心态浮躁,以及医患之间信 息不对称,这影响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度。现在医疗资源比较紧张,难以很好满足群众的看病 需求。我国医学教育欠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只占医学教育的2%至5%,而西方发达国家人 文教育占医学教育的比例超过20%。加上,有些医生没有用心为患者服务,跟患者及其家属 的沟通没有到位。这些因素导致了医患关系愈加紧张。我觉得,一方面,新闻媒体要在医患问题上给予正确引导、正面宣传,营造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医疗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医学是一门不断在成长的学科,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这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医疗观念和技术。媒体要正确引导群众认识到医学发展的现状,使医患双方能够彼此互相理解和信任。我做医生到现在,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当时对学科的认识水平以及医疗水平,决定了当时的医疗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现在的医疗保障水平跟实际的付出差距很大,医疗保障能力和水平很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让老百姓看病少花钱。当然,加强内部监管,大力弘扬良好的医德医风,努力提高医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至关重要。
|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