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桑梓 助人安康 (李仲树校友接受凤凰卫视记者访问)
引子:太阳每一天都是最新
 |
李仲树校友
|
人类最早的原始图腾,是宇宙中那颗发光的星体,它叫太阳。
世界因太阳而光明,又因为太阳而富有。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生命同会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最新的,当晨曦从遥远的地平线开始浸染天际,升起的便有他们同样新鲜旺盛的希冀和冲动。
当一家企业伴着维多利亚湾那潮润的海风诞生问世时,它便给自己取名“金日”即“金色的太阳”。这是大海边一部浪漫的诗,一幅磅礴的画,其形象追求、色彩感觉和象征意义是如此的强烈和丰富。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颗“金色的太阳”在岁月的升腾中,已变得浑圆而丰满,耀眼而大气。当它把爱的奉献和金日品牌的硕果随着温馨的阳光一起涌进千家万户的窗棂,为他们生命之舟撑起强劲的风帆,整个社会便在心中铭刻下这样一个名字:香港金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阳光定位:传统与现代坐标点上的金日主题
李仲树先生对太阳的理解跨越了时空,在他深层文化积淀中凝集的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情绪,面对太阳才会化解为那种沧桑又振奋的真实感觉,所以他选择自然界这个最辉煌的物体来象征自己的事业,定位自己的追求和规划自己的今天与未来。
阿基米德虽有一腔豪气,却终未寻得那个摇动地球的支点。然而,李仲树先生以东方的自信和机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中找到最佳交点,并于其能量转换间把阳光构想在实践中演绎得淋漓尽致又精彩无比。
李仲树先生,出生于福建省南安的一个华侨世家,少年时代只身赴港,经过多年艰辛的创业,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仔一跃成为香港工商界的新星。漫长的商旅生涯,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他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市场,善于抓住机遇,使金日集团飞速发展为一家集制药、医药、保健、金融、贸易、房地产为一体的多元化国际集团,并在欧美、东南亚、中国大陆等地进行各项投资贸易活动。
当初他那挪动恍忽的脚步走过罗湖桥时,是传统生存意义上的迁徙,那么十几年后当他带着投资与创业激情再走过罗湖桥踏上这边热恋的土地,那坚实的脚步传达的却是现代商业文明的信息。其实,这一信息也不太纯粹,经商的外在表现包容恰恰是心牵故土、造福桑梓的传统内核。
传统与现代的交点也是李仲树先生事业成功的支点,当他智慧的杠杆一接触现代保健文明的新领地,便目光深邃地发现其前景的广阔。于是,继承中国传统医药之精髓,把握现代保健文明之脉络,创造全新观念与意识的保健文化,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的思路,很快在这位儒雅的总经理运筹帷幄中变为极具开拓性的实践。
从1988年起,李仲树先生经营重心已从香港向内地移位。这里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有随着经济发展、生活素质上升及饮食结构优化所形成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更有与他血脉相连的浸漫中国传统精华的厚土活壤。只有在这块土地上,他才感到自己的现代经营理念和现代思维方式有种踏踏实实的依托,获得那份游刃有余的自由。
 |
生产车间
|
13年间,金日集团和整个厦门特区一样进入超常规发展的轨道,他在故乡同安建起恢宏的金日工业园,先后完成一期,二期工程,又陆续引进德国先进的制药生产和世界一流的软件管理系统及硬件设备,而成为华南沿海最具规模的现代化外商投资制药企业。
不管从规模效应,现代化程度,还是产品开发,工艺流程,都完成了里程碑式的飞跃,也成功地刻划出从营养补品向保健品向医用药品梯次发展的闪光轨迹。
为了构筑跨世界健康产业,金日凭借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理念于2000年通过了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展望未来,金日又购置700,000余平方尺土地,兴建金日制药二厂,瞄准生物基因工程等高科技项目,全部完工后将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一大型制药企业之一。
阳光思维:赶在日出前用新鲜的露滴滋润成功的果实
 |
2003年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被国务院评为 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
|
可以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其事业发展就是不断创造机会、寻找机会、把握机会和超越市场、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过程。
李仲树先生正是这样,从营养补品、保健品、再到医用药品,他都是在市场营销抛物线临近顶点时,毅然决定再选项再转项。这就叫:推陈出新,立异换代。当营养补品生意红火时,他转移内地捷足先登保健品市场;当保健品势头正旺时,又另辟蹊径开发研制医用药品。
不论造车还是造舟,关键是有技艺高超的造车造舟人。李仲树先生十分明白这个道理,强烈地意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始终都执着地实施和完善金日人才战略。这一战略思维极具辨证色彩,即人才开发必然带来产品开发,产品开发必然拓展市场开发,市场开发又必然促进更高层次的人才开发,如此良性循环,不断去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金日经营理念。
人才开发与利用,构筑的不仅是知识优势,也是时间优势。李仲树先生深知只有先进的知识才可能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才可能变为竞争中捷足先登的优胜率。所谓“提前量”,既是时间上的概念,更是战略上的出击。
市场是个容量极大的变数,对其间可变信息和可能趋势的捕捉与把握,是现代企业的张纲之降。因此,金日较早地将电脑终端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情报网联网,能在第一时间对信息与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储存,经人才群体的分析、过滤和沉淀,科学而准确地论证和勾划中国及外国药品的未来发展趋势,然后再定位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创意。
创意之一:针对生命通常意义的健康和疾病两种状态之外,又介于这两者存在的“第三状态”的生命现象,金日决定研制“第三状态”所需的保健新药,抢摊占领这片面生类似边缘科学的开阔地,以科技含量高、档次高、起点高的产品开发,使企业发展也进入现代新状态。1999年上市的金日心源素是组织68位专家历经5年研制成功的全新一代功能性心脑保健品,以其显著的保健效果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心脑保健佳品”、“健康原动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创意之二:在药品研制上,金日的战略方针是“中西结合,中药为主”。李仲树先生弘扬中国传统医药精华初衷不改,深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然而,中药研制要真正与国际接轨,且能自由出入森严壁垒的国际市场,意味着中药复杂的成分与办证的药理将受到现代对传统的挑战。
按国际惯例,金日设计了自己的目标,即“中药化学成分是明确的;中药进入人体后药理作用是明确的;中药严格的质量控制方式是明确的”。为此,金日在二期工程中专门兴建了二厂中药提取车间,为中药研制现代化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金日在兴建二厂中瞄准生物基因工程。
这一步充满了科学的胆略,在同行中亦可称作“提前量”。事实就是这样,谁最先接受现代化的挑战,谁将最早拥有现代成功的“神话”。金日的创意,构思的是这样的“神话”完成的,却又是对传统自我的“金日超越”。
创意之三:企业形象不是抽象的概念,对其诠释充分而具体的便是质量形象。李仲树先生和他的金日集团一开始就对质量作了不同寻常的定位,即;企业的生命在于产品,产品的生命在于质量。
金日的可贵是较早地认识到,质量是设计和生产的产物,而不是检验和消费者评判的结果,前者是主动积极的,后者则是消极被动的。质量保证的“提前量”在于设计与生产的超前,这是一个朝“零”缺陷不断努力的过程,也是金日品牌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
金日在质量体系中注入超前的活力,于是便占有市场更大的空间。
阳光事业:用爱与奉献、爱与责任搭起大地亮丽的彩虹
 |
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外观
|
为生命之树撑起健康的常绿,为现代文明创造新理念的保健文化,这便是金日事业,也是许多新闻媒体所称道的“造福事业”。
对见诸报刊、电视的溢美之辞,李仲树先生总是淡然一笑:这些评价是否准确,我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始终都在朝这方面努力,让生活中多一些幸福,少一些痛苦,这也是我们选择保健品作为事业突破的原因。当初给企业取名“金日”,就是因为太阳给大地万物送来特质。所以,我更愿意我们的事业是灿烂的“阳光事业”。
倘若走进李仲树先生的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他的表白相当真实也相当真诚。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环境与发展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政策优惠的良好条件和千载难逢的市场机会。如果说当时李仲树先生从罗湖桥那边走来,还带着回报故乡的朴素情怀,那么这时他的精神境界便升华到一个全新的现代层面,直面现实而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义务。道理很简单,只有社会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才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自由的空间。
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义务的承担,一种是精神的,一种是物质的。作为一个商人,李仲树承担的形式多是物质的,是利与义的独特平衡。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其成就感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或奉献,赚钱是为了奉献,多赚才能多奉献,没有钱你承担的形式只能是摆设,你对社会的奉献也只能是爱莫能助的美好愿望。
李仲树先生是个很务实的人,对奉献社会的话题他不尚倾谈,但表现出的却是他特有的朴实风格。如果说研制推出高质量的保健品与药品,对社会的奉献还多少有点间接,那么他对社会的各种捐资、捐助和捐建便是很直接的奉献。
近年来,在故乡同安先后捐建了明树小学、金日希望小学、金日少年儿童图书馆、明树医疗中心等,包括跨地区、全国性的各类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资,其数达二千多万元。在同安双溪河的碧水之上,有座风格典雅的“金日亭”,上面有幅当地人题赠的钢金楹聊:“仲德胜赠金,树高可追日”,这幅对仗工整的嵌字联也许凝聚的正是他高尚襟怀的褒奖。2000年8月15日,为了表彰李氏兄弟的善举。福建省政府做出《关于李仲明、李仲树先生捐资办公益事业立碑表彰的决定》,2001年2月25日,福建省政府在同安城区新安洲隆重举行金日集团捐赠公益事业碑揭幕仪式。
稍稍留意不难看出,在社会公益事业中,李仲树先生对教育和卫生情有独钟。对此,他有深刻的见地: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因素是多种的,但人的素质是个关键因素,而人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又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很难想像,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文化和身体素质,如何参与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一个民族缺乏优秀的文化和身体的整体素质,又如何跻身于世界民族强林之中。李仲树先生对还不够发达的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慷慨捐助,正是以他的方式肩负起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义务。
阳光文化:企业家最高境界是创造形象和心灵的完美
李仲树先生是深晓文化真谛的儒商,当他给自己的企业取名“金日”时,便确立了它的形象定位和文化取向,并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发展的最高层次实际就是完美的文化层次。
对于金日集团的企业文化,李仲树先生有段极富理论色彩的表述:这一文化所包容的是全体金日人选择和建立的共同的理念、意识、人生观、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行为模式及沟通语言等。对外以企业、产品和人的品质优良,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对内则以责任性、自觉性及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创造自由、明朗、健康、团结、积极的文化特质,在机制的调整、部门的运作、人力资源的开发、沟通网络的建设、组织气候的酝酿及经营理念的贯彻等方面,以文化的形式,谋求最大值的完善与成功。
在文化的坐标上构筑企业的精神支点,无疑是全新概念的创意。多年来所形成的“诚信、求实、奋进、拼搏、团结、奉献”金日企业精神,既是金日人自我设计、自我激励、自我升华的人生蓝本,更是金日集团无可估量的无形财富。他们正在进行的“把发光发热的奉献留给社会,把拼搏进取的超越留给自己,把忠诚敬业的奉献留给企业”的人生实践,也许正是许多人所要探寻的金日成功的奥秘。
二十年,在浩阔的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二十年,李仲树先生和他的集团却著成一部阳光四射的金日大书。那字里行间充溢着的是他对光明的追求,对奉献的追求,对完美形象和精神的追求。
附注:高14组李仲树校友乃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永远名誉会长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左)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李仲树校友。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右)到廈门金日制药厂参观时与李仲树校友合影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右)接见金日集团总栽李仲树校友(左) 并为金日题词“金日辉煌”
本文转载自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2002年出版之<<思源>>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