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文章荟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文章荟萃 > 2005年文章荟萃 >

初中:定格了我一生的志趣------林智育(香港) 初21组4班

上传时间: 2007-01-16  【字体:

初中:定格了我一生的志趣
林智育(香港) 初21组4班

 

作者入读初中时的学生照

     我是一九五四年秋参加投考时,幸运地被录取到母校国光中学初中二十一组四班就读的。

    少年时代的我就甚为活泼好动了,但也好似一头小蛮牛般顽皮。记得初中一年级入学时,我们的班主任是资历颇深的蓝经亮老师。他有弥勒佛般的慈祥面庞和拳拳耐心,但是在男女生夹杂着、按体高编排座位时,我竟因固执不愿意与女同学同享一个课桌而伤透他的心。又有一次,我在东院音乐室门口,倾听魏超才老师正悉心指导一个有天分的学生练琴时,顿生醋意,鬼马地躲在门旁吆喝吵闹,气得魏老师拍案追赶出来,捉住我并带去投诉班主任。想来谅必还有一些东冲西撞,调皮捣蛋的大大小小「罪状」吧,反正这一学期结束时我的操行成绩被评多「丙」级,害得我回家时迟迟都未敢把「成绩单」呈报给家父过目哩。当然,上述一切事过境迁;在老师们的谆谆诱导下,在母校良好学习环境的薰陶下,我很快便由盲目顽固的孩子转变成有多方面学习热诚和特长爱好的学生了。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担任我们班语文科课程的是周祖禁老师。他个子不高,讲课时却声音铿锵,每当朗读到内容激昂或词采华丽处,更是抑扬顿挫,引人入胜。因为周老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才能,课堂上学生非常聚精会神。必要时,他既可以在黑板上以寥寥数笔形象地勾画出一些关系课文的内容,也能琅琅上口唱出几句以表达关系课文的主题思想。特别是作文评讲的方法,颇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记得在一篇命题为《我的小史》的习作中,周老师在我的作文簿上除了细心以红笔又圈又点地分析批注,还公开在班上认真引导同学们借镜。他的赞许和鼓励大大地鼓舞了我,从此我便格外爱好业余阅读和练习写作。由于各科的成绩和生活表现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性格活泼也相应地作了肯定。初二伊始,我已经在语文科代表的基础上又获选为班的文体委员。又记得担任音乐科的林肇老师也甚称赞我的歌喉不错,上课时常常指导我作引吭领唱者。于是,我受庞若惊,愈加经常练歌自娱,藉此不断提高唱法技巧。至今,我脑海里还能浮现林老师讲课时,那种似乎不是说出来而是唱出来的有趣神态。也记得那时候,我们母校的课余活动十分丰富和活跃。在一次郑重招试中,王菲岛老师发现我舞姿极富表演力,动感优美可造,我便这样被正式纳入学校舞蹈代表队了。除了唱歌跳舞,我还经常在学校文艺会演中自编、自导、自演一些小曲艺,如我和张荣华同学的相声表演,甚至一个扮成况钟,一个饰作娄阿鼠演出昆剧代表作《十五贯》精彩片断,便深受师生们的好评。我在藏书丰盛的学校图书馆里,阅读的不仅是文学类读物,甚至还囫囵吞枣地涉猎了诸如「斯坦」的艺术概论。升上初三年级时,学校《国光周报》负责人朱先兴老师见被誉为「出色的小记者」的我,平日稿子写得格外多而快,也颇赏识,于是就提拔我担当由五人组成的出版组成员。这是《周报》史上仅有的一次大胆起用初中生充当,据说之前和以后凡任出版成员都必定是从高中年段选送哩。总之,在母校初中阶段就读三年,我竟能从敬爱的师长那里如此多方面地获得发挥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爱好啊。

    岁月匆匆半世纪,千禧深情忆「娘家」。我在以往有关回忆母校一系列文章中,曾激起满怀地大谈所谓人生的基本功,我深信,我至今对文学艺术的忠心和爱好,完全是得益于在母校就读时奠定的基础。最具幽默的是家父曾在全县公开「珠算擂台赛」中荣获第一名,而在争夺指引我本人学习志趣方向和技能上,父亲却败在我老师的手下呀!因为种种原因,我的学途和生活道路都比较坎坷,但我自步入社会后,倒能将在母校练就的几把招式通过自身的再努力,藉以适应,生存和施展。我曾经试图以舞蹈表演艺术作为谋生职业;我曾是活跃在各地巡演的业余歌舞团团长;我上山下乡在闽西山区长达十载的中学民办教师生涯中,教授的正是音乐和高中语文课程,并兼带领学校文艺宣传队。此际尤得一提的是,我的教学方式不觉中也仿效了周、林二位老师的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内心充满着自信。在有机会获得转正时,我即被教育局破格提升了。我旅居香港至今已有二十个春秋,不论是做工或从商直至活跃于各种社交活动,始终能把在母校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学习中不断具备的特长 、才能,予以游刃自如地运用和落力。

    梅山葱葱依旧,芙蓉溪水长流。昔日新华楼前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然而,缅怀您啊,母校;你永远是哺育我们健康成长并指引我们步入人生道路的亲娘。

相关作品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