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2年校友文萃 >

我当农民时----------------刘小猛(厦门)原国光中学教师【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2-05-19  【字体:

我当农民时
刘小猛 (厦门) 原国光中学教师

  1973至1977年,我在家乡生产队参加劳动。这五年的田园劳动,父老乡亲为伴,炎日严寒相随,汗水泥巴淋身;这五年的田园劳动,让我读懂了农民“朴实、无私、纯真”的高尚品质。

  曾记得,抗旱灾,挖水渠的情景。那年,老天总是不下雨,稻田干涸,严重缺水。没有水,庄稼长不了;庄稼没收成,农民要饿肚子。于是乎,队长一声令下:挖水渠!天刚亮,社员们紧跟着队长,带着锄头、铁铲、篓子,浩浩荡荡地出发啦!一锄一铲地挖,下午接着上午挖,晚上接着下午挖,有时通宵达旦挖,每天挖渠不止,连续挖了两个多月,终于大功告成——,一条约两公里的水渠接到水库边。一开闸,白哗哗的水顺着水渠欢快地流向稻田里。“稻田有水了”!一位大哥情不自禁地喊着;“庄稼可望有收成啦,咱们不会饿肚子啦!”一位大嫂兴奋地嚷着。社员们兴高采烈、七嘴八舌:人心齐,泰山移;挖水渠,灌稻田……。听着农民朴实的语言,看着农民高兴的样子,我感慨万千:农民用结实的臂膀扛起了华夏子孙吃饭的重任;农民不怨天,不怨地,只盼风调雨顺,庄稼好收成。这就是我们的农民,多么朴实的农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记得,割稻子、晒谷场的情景。每逢收割季节,农民喜笑颜开。队长口哨一吹:“出工啦,割稻子啦!”话音刚落,社员三人一群、五人一伙,有说有笑地来到稻田里。大家挽起裤脚,挥起镰刀,弯下身子,你追我赶,唰唰唰地割着,一行行的稻子齐刷刷地平躺稻田里。一会儿,有社员把打谷桶抬过来。力气大的社员握着一小把、一小把的稻穗高高举起又迅速地往谷桶里有节奏地摔打,一颗颗饱满的谷子跳跃在谷桶里。再过一会儿,身强力壮的大哥往谷桶里盛出稻子,一挑一挑地往晒谷场。一大埕的谷子在红彤彤的阳光照耀下,一闪一闪,令人欣喜。队长高兴地与社员们说:我们要先交公粮,然后分给你们。大家笑呵呵地应和着:好啊、好啊,我们听队长的。听着农民朴实的语言,看着农民高兴的样子,我感慨万千:农民吃苦耐劳、默默耕耘,把“交公粮”当作份内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这就是我们的农民,多么无私的农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记得,上高山、割山柴的情景。老家边上有一座高耸的杨梅山,山上长着茂密的树木柴草。这山柴就是当时农民煮饭时烧柴火的主要来源。闲时,封山育林养柴。每半年由大队(村委会)分管山林的副大队长召集各生产队长到山上划分、确定各生产队的割柴山地。割柴时,每家户主向生产队长认领一小块山柴地(面积约六、七百平方)。割柴既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会割柴的人,一弯下腰,只听到唰唰唰的割柴声,一会儿就割了一大揽,三、四揽绑好就是一头柴。左一头,右一头,一挑约有一百二、三十斤。我是新手,割柴费工夫,挑柴缺力气。折腾了半天,才割一挑六、七十斤,还感到很吃力,肩膀痛、脚跟抖。但我还是咬着牙,一路停停歇歇,一挑一挑往家里挑。割柴虽累,但也有快乐的时光。那是山脚下一条小溪横隔着,规定上山“空手干身”,赤脚趟水走过去;下山挑柴者可以坐渡船过小溪。下山时,一旦上了船,马上把肩上的那挑柴放置船里,一下子感到无比的轻松、无比的舒服!骤然来了雅兴,尽情看着潺潺的溪水,景仰着船夫那竹篙一下一下地划着,美美地享受这快乐的时光!这时,船上的割柴者,个个惬意满满:有的哼着小曲,有的卷着烟抽,有的闭眼休憩……,有位大姐站起来高兴地说:我家运气真好,分到了一大片的茂密旺盛的山柴地,我已割了、挑了八挑,今年的柴草够用了!听着农民朴实的语言,看着农民高兴的样子,我感慨万千:农民很简单,只要有田种,有粮收,有柴烧,就感到幸福,欢喜地过日子。这就是我们的农民,多么纯真的农民。

  曾记得,这些农民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干农活;曾记得,这些农民把轻活、干净活让我干,自己干重活、脏活;曾记得,这些农民教我为人处事:要与人为善,吃亏不要紧;要多干活儿,不说空话大话;要尊敬长辈,兄弟姐妹要团结友爱……,这一桩桩、一件件,时常浮现眼前,感到亲切与温暖!我当农民时,是一个刚刚涉世的小伙子,是这些农民教我这么多,帮我这么多……,何其有幸,这段岁月;感恩农民,铭记于心!

  1978年,我带着这些农民的劳动本色,带着这些农民的高尚品质,带着这些农民的精神财富,依依不舍地告别父老乡亲,走上工作岗位。现在,我虽已退休随子女寓居厦门,依然常常想起那五年的田园劳动,依然常常想起家乡的那片热土,依然常常想起那些可亲的农民。可爱的家乡,我爱您;可敬的农民,我爱您!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