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2年校友文萃 >

一次不同“寻常”的北京之行----黄印尧(厦门)高十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2-01-10  【字体:

一次不同“寻常”的北京之行
黄印尧 (厦门) 高十组

  我第一次上北京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6年9月,当时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始革命大串联,我们乘火车到达北京,参加1966年10月1 日首都百万军民国庆大游行。时隔12年的1978年7月,我在母校福建农学院工作时,随院办叶主任上北京出差,主要任务是向高教部汇报我院复办的困难,争取帮助,查清我院某些教师通过“人民日报社”向“四人帮”写“表忠信”问题。

一、走进新华门

  我们乘坐《福州--北京》列车,经过二天二夜48小时运行到达北京,住进高教部招待所。我们先与中央信访办预约,接待地点在中南海。中南海是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地,是中国最高权力的象征,非有特定任务是不能进入中南海。新华门是中南海面向长安大街的正大门,新华门是一座古典风格琉璃瓦顶雕梁画栋的二层明楼,楼的上层四周橘扇,朱栏护廊,开郎典雅,金字楷书“新华门”三字棋匾悬挂在楼前檐下,金红交辉的大型国徽高悬在二楼檐际,进门迎面是一堵青砖到顶的大影壁,壁上贴上金箔“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底金字,档住人民视线。门前一对石狮分列左右两旁,树立在门外广场正中,是高悬五星红旗的大旗,门外两旁八字形墙上镶着两条红底金边白字大标语,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新华门庄严绚丽,举世瞻瞩。

  接待当日,天空蔚蓝,太阳火辣,气温很高,我们早早的到达新华门前,新华大门有二位解放军持枪站岗,有二位流动哨。我们等待一小时后,一位穿军装工作人员把我们带进新华门内,转了几个弯到接待室,服务员送来开水,一位年长的官员接待我们,听取我们想查找我院某某老师向“中央文革小组”写“效忠信”一事,答应查后转告我们。我们又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走出新华门。信访办隔日回电话“未查到”。我们又去“人民日报社”,一个年青姑娘接待我们,同时还送我们二张内部电影票,在“人民日报社”礼堂看电影。

二、瞻仰毛主席遗容

  我们带着院党委杨书记信件,到高教部拜访高教部学生司李玉琴司长(李是原国家副主席高岗夫人,曾与杨书记同在延安抗大学习),李司长大约四十多岁,微胖,端庄秀丽。李司长很热情的接待我们,我们向她汇报,文革期间的1969年12月,因备战需要,福建农学院被解散,校舍为福州军区后勤部征用,1972年复办于三明,仪器设备大多流失,急需补给,希望高教部能在经费上给予支持,李司长答应与有关司局协商,帮助解决一些资金和仪器设备。隔日旱晨,我们见到李司长下了公交车小跑着上班,她要我们到办公室找她。我们到办公室后,她拿出二张票,说特地安排我们与即将出国的留学生一齐“瞻仰毛主席遗容”,因为“毛主席纪念堂”1977年9月刚建成,“瞻仰毛主席遗容”的群众很多,必须单位预先申报,凭票入场,这在当时是一票难求的。“毛主席纪念堂”座落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是一座正方形大厦,主体建筑为柱廊型正方体,南北正面镶嵌着镌刻“毛主席纪念堂”六个金色大字汉白玉匾额,44根方形花岗岩石柱环抱外廊。清晨,我们换上整洁的衣服,早早地到达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北门,瞻仰人群有秩序的排队,经过安检,缓缓的走进北大厅,大厅中央安放着汉白玉毛主席坐像,面含微笑,端庄大方,座像背后,悬挂着一幅大型绒绣《祖国大地》。我们向毛主席行三躹躬礼,缓步走出北大厅进入瞻仰大厅,大厅的白色汉白玉墙上镶嵌着鎏金隶书大字《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永垂不朽》,大厅中央烂漫的花丛中安放着毛主席水晶棺,在无影灯光照射下,毛主席身着灰白色中山装,胸部以下覆盖着红色党旗,安祥静卧在晶莹剔透的水晶棺内,水晶棺基座用黑色花岡岩做成的,基座四周分别镶上党徽、国徽、军徽和毛主席生卒年份。我们怀着严肃、崇敬心情,缓缓地绕着水晶棺走过,近距离的瞻仰了伟大领袖栩栩如生的遗容,终生难忘。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在1969年10月1 日,我参加首都百万军民国庆大游行时,我们站在长安大道上远望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

三、大上海,夏天好热啊

  结束北京工作后,我们乘飞机到达上海虹桥机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乘坐飞机,即兴奋又紧张,7月的上海,比北京更热,当时没有空调,公交车驾驶员头顶上放着一条湿毛巾降温。我们住进南京路上“庐山大饭店”。住二天,才知道,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大上海的夏天是多么热多么难过啊,白天气温应在37度以上,没风,客房里只有吊顶的风扇,白天外出办事,衣服都湿透,回饭店就赤膊坐在吊扇下吹风,在地下室吃饭稍凉快些。晚饭后就赶紧走到黄浦江边的外滩,找个石椅子坐着吹海风,夜晚的外滩人山人海,也是一石(椅)难求,一对对情侣相拥一起,不管游人如何看,他(她)们威然不动。在宽阔的南京路两旁都是附近的居民,把家里草席、躺椅搬到街道两旁露天睡觉,上海的夜晚又热又闷人又挤,真难过。相比北京,白天也很热,但是到了晚上,降温很快。我校址福建三明山区,树林多,河流多,中午也热,一到晚上,散热特别快,好入睡。

  回顾本次北京之行,之所以“不同寻常”,也许是我们运气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走进中国最具神秘色彩的新华门内,第一次走进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也是我平生第一次(1978年)乘着飞机,这是沾了院办叶主任的光,因为当时我是一般干部,出差是不能乘坐飞机的。

2021.6.5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